學習是每個學生都必須要做的事情,當然選擇學校學習同樣重要,選擇一個普通的學校很簡單,但是選出一個適合學生的學校卻很難,這就需要家長和學生去了解學校,而小編就準備了六盤水市西南計算機學校的相關資料,供與參考。
六盤水市西南計算機學校概況
指導思想
以“全心全意服務學生,盡職盡責奉獻社會”為辦學理念,努力實踐“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 35 號)文件精神。確定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膽進行辦學模式和辦學體制的改革和創新。適時調整專業布局,以培養技能實用型人才為目標,不斷探索職業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廣開辦學思路,拓寬辦學渠道。建立職業教育、學歷教育、技能培訓為一體的多層次、多渠道立體辦學模式,走出一條以特色求生存,以改革促發展的辦學路子。通過整合職業教育資質,實現學校標準化建設的跨越式發展。
辦學背景
從中央到地方,從機關到企業,從政府到媒體,大家都在關注著職業教育,對廣大職業學校來說,各種好消息不斷傳來:基地申報、示范專業評估、貧困學生資助和獎學金、教師培訓等等,學校能拿到政府支持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是什么原因使全社會如此關心職業教育?我想,這是因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呼喚著職業教育。特別應該指出的是,知識、技術在經濟發展中作用凸現。
職業教育依存于經濟發展,直接為經濟發展提供需要的人力資源。因此,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過程中,政府、行業、企業和社會各界更加關注職業教育的發展。2007年國務院兩次召開職教會議,決定拿出100億投入職教事業;接下去各市、縣都要召開職業教育會議,加大支持職教發展力度。面對這樣難得的發展機遇,職業教育自身應該怎么辦?職業學校的校長應該怎樣想?職業教育工作者應該怎么做?這些問題都是值得認真思考的。該校認為,職業教育要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不斷推進體制創新、制度創新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更多的實用性、技能型人才,服務于經濟建設。
該校作為六盤水市優秀的職業學校,肩負著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大量合格技術人才的重要使命,深感責任重大,為此,我們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加快發展速度,加大改革力度,我們正在策劃新校區的建設,我們力爭用五年時間,把學校打造成在全省乃至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民辦職校。這就要求我們客觀必須以更廣闊的視野,用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眼光,來深入思考和應對學校發展所面臨的種種問題。適時修正和設定學校發展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基本戰略與行動措施。在新形勢下,為使該校師生進一步明確方向,團結奮進,爭創一流。
辦學規模
在幾年的風雨歷程中,艱苦奮斗,不斷探索,立足六盤水,服務于本地及周邊地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學校始終以“面向市場,服務經濟,提高人才素質,促進生產力發展”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學會生存,學會求知,學會做人”為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環境育人,制度育人,創新育人,活動育人,以德育人上大膽探索,形成了“健康自主發展”的辦學特色。
學校現有(租用)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擁有較為完善的教育教學設施,公寓式的學生宿舍樓、寬大的教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娛樂室、活動場地、食堂、學生超市等設施,較為齊全。教學班25個、在校學生2060多人,教職員工9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55人,大專學歷占60%,本科學歷占40%,“雙師型”教師占30%。開設計算機應用及網絡、電子電工、電算會計、汽車維修、電腦文秘等熱門專業。
幾年來, 在市、縣教育部門的直接領導下,勇于開拓,積極進取,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辦學規模,教學質量,就業安置等方面均取得了長遠的發展,尤其是從2007年起,學校充分利用國家、省、市的扶持政策,加速發展學校。學校已為本地和沿海地區輸送了6000多名合格的中職畢業生,為本地經濟和國家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六盤水日報》《涼都晚報》多次對該校的辦學情況進行了專題報道。連續5年被評為市,省級先進教育單位。
本事是學生們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所以同學們需要好好學習,在現在學校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在確定學校報讀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清楚,畢竟現在對于學生們來說就是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轉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