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技術是指多種現代高新技術集成的農業系統。
現代農業技術是指多種現代高新技術集成的農業系統。現代農業技術特點是:將現代化工程技術、衛星遙感遙測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進行集成化組裝。 [1] 農業實現了機械化、電氣化,農業技術步入了科學化,預測和調控大自然的能力有所增強,農業勞動生產率有較大的提高。這樣的農業,由工業提供和投入了大量的物質能量,如農業機械、農藥、塑料薄膜、燃油、電力等。因此,現代農業也叫工業化農業。
將農業與環境協調起來,促進可持續發展,增加農
戶收入,保護環境,同時保證農產品安全性的農業。“綠色農業”是靈活利用生態環境的物質循環系統,實踐農藥安全管理技術(ipm)、營養物綜合管理技術(inm)、生物學技術和輪耕技術等,從而保護農業環境的一種整體性概念。綠色農業大體上分為有機農業和低投入農業。
現代農業物理農業
物理農業是物理技術和農業生產的有機結合,是利用具有生物效應的電、磁、聲、光、熱、核等物理因子操控動植物的生長發育及其生活環境,促使傳統農業逐步擺脫對化學肥料、化學農藥、抗生素等化學品的依賴以及自然環境的束縛,最終獲取高產、優質、無毒農產品的環境調控型農業。物理農業的產業性質是由物理植保技術、物理增產技術所能拉動的機械電子建材等產業以及它所能社會提供食品安全的源頭農產品兩個方面決定的。物理農業屬于高投入高產出的設備型、設施型、工藝型的農業產業,是一個新的生產技術體系。它要求技術、設備、動植物三者高度相關,并以生物物理因子作為操控對象,最大限度地提高產量和杜絕使用農藥和其他有害于人類的化學品。物理農業的核心是環境安全型農業,即環境安全型溫室、環境安全型畜禽舍、環境安全型菇房。
現代農業休閑農業
休閑農業是一種綜合性的休閑農業區。游客不僅可以觀光、采果、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間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樂。休閑農業的基本概念是利用農村的設備與空間、農業生產場地、農業自然環境、農業人文資源等,經過規劃設計,以發揮農業與農村休閑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質,并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發展的一種新型農業。
2013年3月26日,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現場交流會在南昌舉行,農業部鄉鎮企業局局長張天佐介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拓展了農業功能,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正成為繁榮農業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拉動國內消費和推動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截至2012年底,我國共有8.5萬個村開展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活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主體達到170萬家,其中農家樂150萬家;從業人員2800萬,占全國農村勞動力的6.9%;年接待游客8億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超過2400億元。根據農業部對全國13.5萬家典型休閑農業經營主體的調查,農民占其從業人員的92.4%,其土地產出率每畝接近12000元,是全國農業用地平均產出率的6.2倍,經營休閑農業的農民人均產值5.41萬元,是同期全國農業勞動力人均產值的2.75倍。
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其實都是“舶來品”,意義相同,不過有人采用觀光農業、有人采用休閑農業,英文名為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或leisure agriculture,與此相關的有,觀光休閑農業、體驗農業、觀賞農業、旅游生態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農業產業園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農民或企業利用當地有利的自然條件開辟活動場所,提供設施,招攬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動內容除了游覽風景外,還有林間狩獵、水面垂釣、采摘果實等農事活動。有的國家以此作為農業綜合發展的一項措施。
現代農業工廠化農業
工廠化是設計農業的高級層次。綜合運用現代高科技、新設備和管理方法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全面機械化、自動化技術(資金)高度密集型生產,能夠在人工創造的環境中進行全過程的連續作業,從而擺脫自然界的制約。
現代農業特色農業
特色農業就是將區域內獨特的農業資源(地理、氣候、資源、產業基礎)開發區域內特有的名優產品,轉化為特色商品的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的“特色”在于其產品能夠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和傾慕,在本地市場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場上具有絕對優勢,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相對優勢甚至絕對優勢。
現代農業觀光農業
觀光農業又稱旅游農業或綠色旅游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農民利用當地有利的自然條件開辟活動場所,提供設施,招攬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動內容除了游覽風景外,還有林間狩獵、水面垂釣、采摘果實等農事活動。有的國家以此作為農業綜合發展的一項措施。
現代農業立體農業
又稱層狀農業。著重于開發利用垂直空間資源的一種農業形式。立體農業的模式是以立體農業定義為出發點,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和人類生產技能,實現由物種、層次、能量循環、物質轉化和技術等要素組成的立體模式的優化。
現代農業訂單農業
訂單農業又稱合同農業、契約農業,是20世紀90年代后出現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所謂訂單農業,是指農戶根據其本身或其所在的鄉村組織同農產品的購買者之間所簽訂的訂單,組織安排農產品生產的一種農業產銷模式。訂單農業很好地適應了市場需要,避免了盲目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