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醫科大學普通本科招生計劃和錄取批次:以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為準(參見學校招生網站)。錄取體制:我校在教育部和江蘇省高校招生委員會領導下,實行“學校負責、教育考試院監督”的錄取體制,根據各省劃定的錄取分數線及閱檔比例調閱考生檔案,擇優錄取。接下來,小編就為同學們簡單介紹一下徐州醫學院的招生計劃的相關信息同學們可以參考一下。
徐州醫學院招生專業:麻醉學(5+3銜接)、麻醉學、臨床醫學、兒科學、精神醫學、 臨床醫學(急救與救援醫學)、醫學影像學、眼視光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預防醫學、食品衛生與營養學)、臨床醫學。
徐州醫學院招生計劃
招生專業 | 招生計劃 |
麻醉學(5+3銜接) | 30 |
麻醉學 | 207 |
臨床醫學 | 321 |
兒科學 | 20 |
精神醫學 | 18 |
臨床醫學(急救與救援醫學) | 60 |
醫學影像學 | 109 |
眼視光醫學 | 54 |
口腔醫學 | 72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預防醫學、食品衛生與營養學) | 58 |
臨床醫學 | 66 |
徐州醫學院師資力量
徐州醫科大學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創辦于1934年的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8年由南京醫學院分遷至徐州成立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為徐州醫學院,2016年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六十年來,學校不斷發揚“艱苦創業、不斷創新、勇于創優”的優良傳統,大力實施“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科技興校、特色名校、文化鑄校”的發展戰略,堅持“創新型發展”“選擇性優秀”“關聯性拉動”的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發展之路,是整個淮海經濟區辦學歷史悠久、辦學特色鮮明的一所高等醫學院校,也是該地區醫學教育、醫學科研和醫療服務的中心。
學校設18個學院(部)、21所附屬醫院、15所臨床學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教職工1300余人。設置27個本科專業,涵蓋醫、理、工、管4個學科門類。有臨床醫學、生物學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藥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醫學技術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公共衛生、護理5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具備碩士研究生推免權,并設有生物學、臨床醫學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從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從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體系。
學校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深化教學改革,規范教學管理,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國家級教學團隊,是國家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認證有效期7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以及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等一批省部級獎項;獲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和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建設項目多項,以及一批省級品牌專業、重點專業(類)、精品課程和教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實踐教育中心。
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建有一批省級重點學科和省優勢學科群,其中臨床醫學學科ESI排名全球前1%;獲得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省協同創新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平臺。近五年,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余項;發表SCI、EI等收錄論文近千篇,其中在美國科學院刊等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20余項。
學校不斷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加快高層次優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師資隊伍數量穩步增長、結構持續優化。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以及江蘇特聘教授、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雙創計劃”、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江蘇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藍工程”等一批優秀教師和團隊。
徐州醫學院招生工作成立由校領導和有關部門、院系負責人組成的“徐州醫科大學本科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訂學校招生工作政策,并對重大問題做出決策。教務處在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貫徹執行國家招生政策和規定,具體負責學校本科生招生工作的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