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地處徐州市泉山風景區,占地1200畝,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學校鼓勵學生出國(境)留學、游學,現有赴國(境)外留學或交換交流經歷的學生達218人。鼓勵教師出國(境)研修、講學和合作研究,已選派510人次骨干教師赴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高校訪學研修培訓。學校在老撾和柬埔寨建立了分校,建立了中國-老撾職教協作秘書處,成立了“中柬文化與語言研究中心”,開辦技能與語言培訓中心,外派教師長期駐地為外方師生開展語言與技能培訓服務。接下來,小編就為同學們簡單介紹一下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的地址在哪里的相關情況,同學們也可以前往學校的官網了解更多的信息。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地址: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學苑路26號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乘車路線
路線一
徐州市步行498米,到達創意68產業園
游2路內環(建筑學院--建筑學院)上車創意68產業園 上車
17站下車建筑學院 下車
步行695米,到達目的地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路線二
徐州火車站步行51米,到達徐州站(老火車站)
11路大站快車(徐州站(老火車站)--銅山新區總站)上車徐州站(老火車站) 上車
5站下車礦業大學 下車
同站換乘
游2路外環(建筑學院--建筑學院)上車礦業大學 上車
4站下車建筑學院 下車
步行644米,到達目的地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乘車查詢入口:https://ditu.so.com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拓展閱讀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位于江蘇省徐州市,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第三技術學校,是全日制普通專科學校。學校始建于1979年1月,1983年7月劃歸原煤炭工業部,1998年7月劃轉到江蘇省,1999年7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2008年7月,經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立項建設院校,2011年1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審批,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6月通過國家驗收成為國家示范性高職學院。學校設有江蘇建院大學科技園。
2014年學院圖書館網顯示,該館形成了以建筑為特色,以理工為重點,文、管、經、法協調發展的館藏體系,紙質與電子文獻總量達300多萬冊,其中紙質文獻每年遞增3-4萬冊。期刊800余種,報紙180余種。圖書館購有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軟件通"視頻學習系統、全球產品數據樣品庫、博看期刊數據庫、維普中文期刊、中國知網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維普考試系統、九羽數字圖書、龍源期刊、獨秀學術搜索、超星數字圖書館等12個全文數據庫。其中有中文電子期刊萬余種,外文(英文)電子期刊6790余種,電子圖書200萬余種。
學校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現有教職工790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教師70人、副高職稱教師27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8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567人;現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國家級和省級教學名師4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現有4個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6個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培養學術團隊。學校連續4次獲得“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先進高校”榮譽稱號,是國家高職高專院校師資培訓基地。
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聚力專業課程內涵建設。協調推進國際知名專業、品牌專業和地方特需專業建設,突出建筑類專業特色,做大非建筑類專業。構建了3個建筑類專業集群、16個專業群,現有4個國家示范建設專業、2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4個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2個江蘇高校品牌建設工程一期立項專業、5個省高水平骨干專業、1個徐州市特需領辦專業。與江蘇師范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在電氣自動化技術、酒店管理和建筑工程技術3個專業,聯合開展“3+2”高職-本科分段培養試點;與徐州8所中職學校在建筑鋼結構工程技術、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工程造價、計算機網絡技術5個專業,聯合開展“3+3”中高職專業銜接試點。新增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2個。學校先后獲得18項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現有29門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編寫出版20部“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29部省級以上建設重點教材和精品教材。學校是“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
學校秉承“厚生尚能”校訓,弘揚“求實創新”校風,著力培養基礎厚、技能強、后勁足、能吃苦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堅持以“為每一位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讓每一位學生得到最充分的發展”為宗旨,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學生發展潛力大。近年來,學生在各類技能大賽中獲得國家級一等獎12項、省級一等獎10項、全國行業大賽一等獎15項,在各類文體競賽中獲得省級及以上一等獎4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