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共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5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4項、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4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2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8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6項;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和《自然》上發表第一作者單位論文5篇,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6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一等獎4項(第一單位),11部專著入選“國家哲學社科成果文庫優秀成果”,科研成果入選200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和“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我校教師主持、歷時8年修訂的點校本《史記》,入選《光明日報》“2013十大文化亮點”和《中華讀書報》“2013十大文化事件”。小編將在下文為同學們介紹一下學校的地址在哪里的相關情況,同學們也可以前往學校進行參觀和咨詢。
南京師范大學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學城文苑路1號
南京師范大學乘車路線
路線一
南京市步行853米,到達上海路
地鐵2號線(油坊橋--經天路)上車上海路 3口 上車
12站下車學則路 2口 下車
步行2257米,到達目的地南京師范大學(仙林校區)
路線二
南京長途汽車東站步行188米,到達玄武大道·長途東站
d1路(中保村--元化路)上車玄武大道·長途東站 上車
4站下車亞東新城區 下車
步行1239米,到達目的地南京師范大學(仙林校區)
南京師范大學乘車查詢入口:https://ditu.so.com
南京師范大學拓展閱讀
南京師范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該學堂是中國高等師范教育的發祥地之一。后歷經兩江優級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時期;其另一源頭為1888年創辦的匯文書院,后發展為金陵大學,1951年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曾稱金陵女子大學)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在原南京大學、公立金陵大學等有關院系的基礎上組建南京師范學院,校址設在原金陵女子大學校址。1984年改辦成南京師范大學。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并入。2015年成為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目前,學校正在著力建設“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作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師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李瑞清、江謙、柳詒徵、郭秉文、李叔同、張士一、陶行知、陳鶴琴、吳貽芳、孟憲承、楊賢江、徐悲鴻、高覺敷、羅家倫、潘玉良、張大千、唐圭璋、傅抱石、陳邦杰、陳洪、吳作人、李旭旦、孫望等諸多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曾在此主政或執教。目前更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在此潛心耕耘,著書立說,培育后學。經過一代又一代南師人薪火相繼、身教言傳,歷史性地生成了“嚴謹樸實”的學術品格,育就了“以人為本”的厚生傳統,砥礪出“團結奮進”的拼搏意識,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學校以“正德厚生、篤學敏行”為校訓,形成了“嚴謹、樸實、奮發、奉獻”的優良校風。
南京師范大學擁有仙林、隨園、紫金三個校區,隨園校區有著“東方最美麗的校園”之美譽。學校占地面積2179633平方米,現有校舍總建筑面積932076.19平方米。設有二級學院28個、獨立學院2個。共有在職教職工3272人,專任教師2107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職稱622人,副高級職稱739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9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9名,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7名,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1名,國家“千人計劃”人才3名,國家“千人計劃”青年人才4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名,國家“萬人計劃”人選9人,國家級教學名師4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3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領軍人才3人,中科院“百人計劃”人選2人,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共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7379人,其中師范生4034人。在校研究生共11899人(其中學術型6836人,專業型5063人;博士研究生1481人,碩士研究生10418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在籍生4292人。圖書館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總建筑面積44605平方米,館藏紙本文獻總量374.64萬冊,電子數據庫145個。校園內有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求卓越,不斷優化現代大學制度,整體推進學校事業發展。學校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廠(校)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管理先進集體”“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先進集體”“全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高校后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全國高校節能工作先進單位” 和“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江蘇省首屆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研究生優秀招生單位”“江蘇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江蘇省國防教育示范學校”“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高校”“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先進學校”“江蘇省留學回國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江蘇省園林式單位”等榮譽稱號。
南京師范大學堅持協同創新,主動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貢獻。擁有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4個、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3個、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含培育點)5個、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基地1個、江蘇高校國際問題研究中心1個、江蘇省決策咨詢研究基地3個、江蘇首批新型重點高端智庫1個、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1個、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研究中心1個、江蘇省老年學研究基地1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2個、江蘇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0個、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6個,江蘇省工程實驗室7個,江蘇省漁業重點實驗室2個,江蘇省公共服務平臺2個。同學們在學校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