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馬關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怎么樣、好不好
答:馬關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于1994年9月在整合原馬關縣農業中學、馬關縣民族職業中學職高部的基礎上成立,校址位于馬關縣城新城區駿城路與馬八路交匯處,校園占地50.6畝,建筑面積10188平方米,現有教學班45個,在校生2839人,教職工114人。1994年建校至今,累計培養畢業生6700余人,就業率達到95%以上。
馬關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簡介
送教下鄉2007年秋季學期國家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學生資助體系以來,學校緊緊抓住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有利時機,加大招生宣傳力度,使校本部在校生達到1279人。同時,準確定位縣級農村中職學校服務農村經濟建設基本功能,率先在全省探索"送教下鄉"辦學模式,在4個鄉鎮開辦畜牧獸醫、種植專業,現共設置4個教學點,14個教學班,共招收種養殖專業學生1560人,使在校學生人數共達2839人。采用下派與外聘相結合的形式,解決專業師資問題,課程設置貼近農村實際,既提高了農民文化素質,更增強了農民實用技能與脫貧致富基本能力。經省委、省政府調研組深入調研后,充分肯定這一辦學模式并在全省推廣。
馬關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就業渠道
合作辦學暢通就業渠道,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需求為目標,馬關職中抓住沿海企業"用工荒"的機遇,迅速與江蘇昆山好孩子集團、福建冠捷電子集團、東莞聯泰集團、佛山東芝家用電器制造(南海)有限公司、深圳比亞迪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等企業搭建合作辦學平臺,成為上述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基地。為學生就業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現"訂單式"培養目標。學校充分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靈活應用市場化動作模式,與天安保險公司、馬關縣電機與變壓器修理廠合作,采用企業投資,滿足學生實訓、實習需求的方式成功改造學校原有破舊的汽車修理廠和電機與變壓器修理車間,建成了馬關縣一流的汽修廠和電機與變壓器修理廠各1個。
馬關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實訓建設
充分滿足汽修、電工兩個專業學生實訓、實習的需要,為學生拓展了技能實踐和就業能力空間。發展目標為加快職業教育的發展,學校新建實訓樓、食堂各1幢,總投資550萬元,使學校總建筑面積達10188平方米,新建250米標準跑道田徑運動場1個,完成學校入校道路及校門建設等項目,共投資112萬元。學校先后自籌資金120余萬元,建成3個高配置多媒體計算機室,3個電工電子實訓室,1個汽車維修實訓室及2個高速平縫機實作室。實訓樓的建成和實訓設備的投入極大改善了我學校實訓基礎設施條件嚴重不足的問題,為我校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背景下,學校將不斷轉變教育觀念、創新管理模式、擴大辦學規模,力爭在2012年步入省部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行列
對于人生的選擇,我們有時候是無能為力的,但也要爭取到自己的利益。一個人的知識是永遠不會過時的,所以趁著年輕多學習技能吧,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你學到的東西都可以運用起來,知識才能夠發揮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