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好不好是取決于哪些方面的條件呢?我們每個同學在乎的地方都是不一樣的,同學們自己也有自己判斷學校好不好的標準,那么,學校到底怎么樣呢?
安龍縣職業技術學校簡介
安龍縣中等職業學校創辦于1986年,是安龍縣唯一的一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安龍縣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承擔著全縣的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方針,以培養學生“有知識、懂技術、能創業”為己任。2007年以來,先后與省內外部分中等職業學校開展聯合辦學。開設有計算機應用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學前教育、美容美發、電子技術、機械加工技術、旅游服務與管理等專業。
安龍縣職業技術學校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面積200畝。現有綜合教學樓1幢,實訓樓1幢,學生宿舍4幢,能容納2000個學生住宿,有食堂1個,大禮堂1個。計算機300臺,每間教室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設備。
學校現有專兼職教職工65人,在校學生2198人。有電大本、專科學員466人。
到2015年,將計算機應用與維修、機電一體化、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商務、電子技術、旅游服務與管理、美容美發、學前教育等專業辦成學校的骨干專業,在校生規模達3000人以上,申辦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
安龍縣職業技術學校拓展閱讀
脫貧攻堅是國家當前第一民生工程,精準扶貧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決策。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戰役”。雷山作為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其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等特點,又是貴州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凝聚全力加快發展方可與之同步。處于民族貧困地區的雷山必須牢牢“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才能如期實現貴州省脫貧攻堅拔寨的艱巨任務。
職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是解脫家庭貧困,扶貧農村家庭子女入學就讀職業學校,今后學得一技之長早日就業,減輕家庭負擔擺脫貧困的重要舉措。因此,提升雷山貧困人口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是雷山貧困家庭擺脫貧困,增強其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是我縣精準扶貧必須引起重視的一環。
一、教育精準扶貧是一項重要民生之計,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則是實施教育精準扶貧的一劑良方
強化和辦好地方職業教育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擺在當前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辦法之一。黨的十九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更加聚焦精準扶貧工作,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戰役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重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中提出:“扶貧先扶智”的思想。在第31個“教師節”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師范大學貴州研修班參訓老師的回信中再次強調:“扶貧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要求老師要努力做好教育改革的奮進者、教育扶貧的先行者、學生成長的引導者”。2016年6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貴州省清鎮職教城時談到:“清鎮職教城規模大、學生多、專業多、校企合作好、畢業生就業好,要進一步抓好職教扶貧,讓農村和城鎮貧困家庭孩子有人生出彩機會,有效阻斷貧困代際相傳”。總書記的這些講話是我們辦好職業教育的遵循,更是為我們民族地區貧困人口多的職業學校指明了辦學的發
其實不管學校的好壞,最主要想要學好都是在自己身上的哦,同學們自己是知道的,老師教的再好,也要同學們聽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