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知道一個學校好不好要從哪些方面來看呢,相信很多的家長都不是很清楚,只是聽到別人咋說,自己就怎么認為,其實我們自己也要學會分辨學校的哦。
貴州省建設學校簡介
貴州省建設學校是貴州省教育廳直屬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F已為高等技術職業學院,院名:貴州省建設職業技術學院。1979年由原貴州省建材工業局創辦,原設計規模450人。
貴州省建設學校發展史
貴州省建設學校 [1] 是貴州省教育廳直屬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1979年由原貴州省建材工業局創辦,原設計規模450人。
2003年底,機構改革后劃歸貴州省教育廳直管。學校是貴州省唯一一所以建筑為特色、建材為龍頭、覆蓋相關專業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目前,學校南校區占地面積70余畝、北校區占地面積150余畝。
貴州省建設學校師資
教職工300余人,專職教師近260人,其中高級職稱近25%,雙師型教師超過82%;學校辦學規模達7700余人;開設有建筑與材料工程類、機械與電氣工程類、信息與管理工程類及藝術類共28個專業。近年來,學校突出職業教育辦學特色,年年招生增長率均保持在20%以上,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
貴州省建設學校榮譽
學校是"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國家技能鑒定第十二站" 、"中等職業教育德育工作實驗基地"、"國家建筑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全國職業教育百所半工半讀學校"。由該校領辦的"建設職業教育集團"是貴州省六大職教集團之一。
機械與電氣工程分校成立于2006年,是學校主要分校之一。設有機電技術應用、電氣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模具制造技術、焊接技術應用等機械與電氣類專業。在校生規模近2000人。機械與電氣工分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高級講師、高級工程師9名,雙師型比率達72%。其中有3名教師赴德國培訓,有十多名教師參加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分校在學校的領導下,積極探索辦學模式,先后和北京金隅科技學校、福建高級技工學校達成聯合辦學協議,實現了資源優勢互補,互惠互利,促進了職業教育共同發展。建筑與材料工程分校以技能訓練為培養目標,嚴格實施取證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好評,就業率年年穩定在96%以上,呈現出供不應求的良好局面。
2004年被教育部、建設部確定為建筑與裝飾類緊缺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建筑與材料工程分校作為貴州省目前唯一的"建"字頭中專學校中的"建"字頭分校,現主要開設有三大類專業:材料類、建筑類、裝飾類,其中建筑類又分為工業與民用建筑、建筑工程管理兩個小類。目前在校生:05級、06級共1396人,分為26個班。其中,工民建專業共計10個班,建筑裝飾共計7個班,材料工程共計5個班,建筑工程管理共計3個班,工業設計1個班。目前,建材分校積極對外開拓發展,創新辦學理念,改革辦學體系,并已初步取得成果。如:已初步與福建省2所學校達成東西部聯合辦學協議,為學生學習東部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提供了客觀條件。
貴州省建設學校辦學層次
中專:學制三年。
學生修完規定課程,取得相應學分,并參加專業技能鑒定,學生持“雙證”畢業,即學歷證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大專、本科:與重慶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西南科技大學聯合舉辦各專業函授和網絡遠程大專、本科教育(學制2.5-5年)。
貴州省建設學校錄取辦法
1.直接持初中畢業證到校報到,由學校到省招考中心辦理相關的錄取手續。
2.參加中考后,由我校到各地州市招生辦辦理有關錄取手續,持錄取通知書到校報到。
3.參加中考未收到錄取通知書的考生可持中考成績通知單直接到校報到。
貴州省建設學校畢業去向
我校學生畢業后出路較寬,畢業生可根據自己情況自主選擇:
1.學校推薦就業:我校就業的渠道比較穩定,門路較廣,學校每年組織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召開供需見面洽談會,凡經學??己水厴I的學生,學校100%向用人單位推薦就業。
2.畢業生中優秀者可免試推薦到高校繼續深造。
3.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高考,進入普通高等院校或成人高校繼續學習。4.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擇業。
看學校的時候我們首先看一下學校的性質,是不是公辦的,還有學校的建校歷史,時間長一點的總是沒錯的,在一個就是學校的師資,到底是不是符合當前專業的老師們教學,從多方面對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