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是學校錄取學生的一個標準,所以學生在選擇院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院校錄取分數線情況。貴州科技學校2021年錄取分數線暫未公布,預計在2021年6月份公布。以往數據表明中職學校在劃定錄取分數線時,通常以考生當地普高招生分數線為基準分數線,考生可參考往年貴陽普高及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情況。
貴陽2020各區縣高中學校招生錄取最低控制線
貴陽市招委會在市招生考生管理中心會議室召開專題工作會議,劃定貴陽市2020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最低控制線。
2020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共29084人,輸送各級各類中職學校人數計劃為20500人,五年制專科學校招生計劃為252人。
“三區一地”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線按“三區一地”轄區內公辦普通高中招生計劃數的110%劃定。“三區一地”公辦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線為367 分;“三區一地”內省級示范性高中配額生錄取最低控制線為 440 分。
“三區一地”外其他各區(市、縣)普通高中招生的最低錄取控制線由市招委會按各區(市、縣)公辦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的110%(開陽縣按105%)劃定。各區(市、縣) 公辦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線分別為:
區域 | 最低錄取分數線 |
花溪區 | 293 |
烏當區 | 328 |
白云區 | 343 |
清鎮市 | 266 |
息烽縣 | 280 |
修文縣 | 261 |
開陽縣 | 303 |
全市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專科)貴陽市最低錄取控制線為261分。
貴州科技學校校園新聞
中職學校要著力抓專業建設
專業建設既是中職學校基本建設之一,也是衡量一所中職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抓好專業建設是中職學校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關鍵所在。
一是優化資源配置,調整專業結構。優化專業資源配置,科學合理地調整專業結構是中職學校專業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中職學校的專業調整要根據學校總體發展定位,做好專業建設總體規劃,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優勢專業,以做大做優、優化資源配置為目標,對老牌專業采取撤、并、擴的形式,最大限度地避免低層次的重復性設置。同時,還要根據中職學校的辦學條件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適時開發一批前瞻性的新型專業。通過調整,要使各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各有側重,均衡發展,有利于形成競爭機制。各中職學校要科學確定專業方向與特色,制定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標準,精心打造品牌專業,實現重點專業對重點產業的全覆蓋,確保專業建設的針對性、時效性與前瞻性。
二是要推進課程改革,增強專業實力。
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加快專業課程的改革與建設既是解決專業教學與市場需求零距離對接的有效手段,也是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中職學校的課程改革要遵循以學校為主體、需求為依據、職業能力為本位的基本原則,構建適應區域經濟建設、個性化發展和體現中職學校特色的模塊化課程體系。課程設置要靈活、實用、針對性強,課程間既有相互聯系,又有相對獨立性,既能進行分項目教學,又能圍繞職業崗位形成一條主線授課,體現技能培養的實效性與可操作性。同時,要注重改進課程評價模式,重視對學生能力的考核與評價,大力推行職業資格、技能證書的考核與認證,使課程體系建設更好地服務于人才培養目標。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專業影響力。加強與行業、企業的聯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有效實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半工半讀和頂崗實習的教學模式,探索新形勢下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改革,借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要推進教產合作與校企一體辦學,建立健全教育與行業合作、學校與企業一體共同推進農村中職學校教育改革創新的機制,促進農村中職學校緊跟產業發展的步伐,促進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打造專業品牌,提升專業影響力 ,使學校專業建設步入優質高效的發展之路。
當然,職業學校專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要以促進就業、創業為導向,以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為宗旨,以加強技能培養、培訓為核心,堅持整合資源、優化結構、多元辦學、內涵發展、提升效益,加快形成體現終身教育的理念,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分數里沒有失敗,它帶給每個人的深刻思考、刻骨銘心的經歷和感受都是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為理想而奮進的過程,其意義遠大于未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