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技師學院是目前炙手熱門的學校,在每年高考之后,很多學生咨詢關于黔東南技師學院的問題。其中黔東南技師學院怎么樣?好不好?就是常見的問題之一,本文將介紹下黔東南技師學院的相關常見問題,方便廣大學生了解。
黔東南技師學院概況
發展歷程
悠悠乾坤共老,昭昭日月爭輝。黔東南技師學院(黔東南州工業學校)40年的辦學歷史是一部生動反映黔東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壯大,波瀾壯闊的改革發展史。
學校是典型的西部貧困民族地區技工院校,前身是黔東南州技工學校與黔東南州水電技工學校,均成立于上個世紀70年代末,是當年為振興黔東南經濟分別成立的兩所行業主管的技工學校。
2000年,學校被評為省級重點技工學校;2007學校更名為黔東南州民族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黔東南州技工學校);2008年,學校被評為省級重點職業學校;2012年,學校被評為貴州省首批6所省級示范職業學校之一;2013年,學校更名為黔東南州工業學校(黔東南州技工學校);2014年,學校被評為國家高級技工學校;2015年,學校更名為黔東南州工業學校(黔東南州高級技工學校);2018年1月按照《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以黔東南州高級技工學校為依托設立黔東南技師學院的批復》(黔府函〔2018〕9號)的要求,學校正式升格為黔東南技師學院(黔東南州工業學校)。
黔東南技師學院(黔東南州工業學校)是黔東南地區唯一一所以工科為主、機電并重、理技一體、專業齊全、特色突出的技工院校。學校辦學理念先進,管理體系完善,定位準確,建設發展快,師資力量雄厚,設施設備先進齊全。
學校內設有“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國家級示范性實訓基地”、“古建筑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電氣運行與控制名師工作室、第76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黔東南安全技術培訓中心、職業指導教學訓練實驗基地、勞動力轉移培訓示范基地、雨露計劃技能培訓基地、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基地等。學校已從過去單一的技工教育發展成為現在的集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安全教育、職業資格鑒定、技能孵化、創新創業為一體的多種教育形式并存的綜合職業技能教育基地。
專業建設及教學改革
功到自然成,修要從內始,技工教育發展的根本是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為此,學校緊貼黔東南州區域經濟建設的需求,加快了專業建設的步伐。經過多年努力,我校形成了土本工程、汽車工程、現代制造工程、信息網絡、民族文化藝術等5個系部,涵蓋了12個專業和47個工種。其中數控、汽修為州級骨干專業,汽修為省級骨干專業,電子技術應用、數控加工、建筑施工、汽車維修等4個專業為省級示范專業。
同時學校一直在探索符合職業教育規律的教學方法改革,大力推行一體化教學,課程體系不斷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增強了傳統專業的適應性及優勢。學校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提高,僅在2014-2017三年中,我校學生在省、州技能大賽中共獲得一等獎52個,二等獎70個,三等獎87個,有三項比賽的7名選手代表貴州省參加全國技能大賽。
德育教育
以愛育人,與德同行。學校從學生可持續性發展出發,在提升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緊緊圍繞“篤學勵能,厚德行遠”這一校訓,開創了一整套別具特色的德育教育體系。一是通過親情陪伴式教育,培養學生愛心、責任心、自信心和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人文素質;二是開展道德大講堂,培養學生敬人、自律、適度、真誠、懂禮守法的文明禮儀;三是開設職業素養課程,培養學生言行文明、舉止優雅、講究衛生、誠實守信、節約守時的良好養成習慣;四是實施“三自”教育,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調節、自我發展的職業素質;五是推行拓展訓練,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執著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六是開發第二課堂,培養學生與人交流、團隊合作、創業創新的工作能力。力求使我校培養的學生綜合素養突出、專業技能扎實,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一代職場人。
學校發展成果
韶光流轉,風雨兼程四十載。現在學校占地面積123197.3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88767.72平方米,實習實驗場地建筑面積44757平方米,用于教學設備總金額近2778.09萬元。學?,F有教職工252人,其中一體化教師145人,具備高級實習指導教師職務或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69人,學制教育師生比為1:18。
目前學校在校生5000多人,年培訓規模5000余人。辦學四十年來,為社會輸送建筑、數控、汽修、電子、機電、計算機、電商等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30000余人,共為社會培訓建筑工、汽修、機械、數控、電子電工、焊工、起重工、司爐工、廠駕、壓力容器操作工、電梯工、計算機等專業學員30000余人。
沒有夢想,現實將是一片黑暗。沒有現實,那么夢想也只不過是美夢和幻想。夢想只有接上現實的地氣,才可能夢想成真。上述是招生網為廣大學生提供了很多關于黔東南技師學院怎么樣?好不好?的文章,歡迎大家咨詢招生網的老師,為你推薦適合自己的專業及其適合自己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