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貴州能讀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職教中心有:道真職業教育培訓中心、余慶縣職業教育培訓中心、赤水市職業教育培訓中心等職教中心。
一、2025貴州能讀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職教中心名單匯總
序號 | 職教中心名稱 |
1 | 道真職業教育培訓中心 |
2 | 余慶縣職業教育培訓中心 |
3 | 赤水市職業教育培訓中心 |
二、2025貴州能讀計算機應用專業的部分職教中心簡介
1、道真職業教育培訓中心
道真職業教育培訓中心簡介道真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原名道真職高,創建于1982年,屬全省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及全省首批創建省級示范校的中職學校之一。建校至今,得到了省、市、縣領導的關懷和指導,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前省委書記錢運祿,前省長石秀詩,前政協主席王思齊,現政協副主席王正福,現省委副書記王富玉,現政協副主席孔令中,現教育廳廳長霍建康,副廳長蔡志君、李奇勇等領導先后到學校視察指導工作,并給予了學校高度評價。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在視察學校時高興地說:“這是我到貴州后看到的最好的職業學校。”省教育廳霍建康廳長在視察學校時說“在全省88個縣中,很少看到像你們學校這樣能與縣一中媲美的學校”。
道真職業教育培訓中心辦學條件
1991年,學校被評估為首批“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率先成為全省農村職業教育的骨干和示范學校。1999年,縣人民政府以道真職業高級中學為基礎,合并縣教師進修學校、縣衛生學校、電大道真工作站,成立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并與縣委黨校、行政學校合署辦公,形成了“多塊牌子,一套班子;多種功能,優勢互補”的辦學格局?,F有校園面積1707520.6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教學樓3幢、黨校綜合辦公樓2幢、學生宿舍樓2幢、學生食堂樓1幢、校園廣場1個、塑膠運動場1個、實訓樓1幢。學校教學及辦公用計算機600臺,有計算機教室10間、電子閱覽室1間、多媒體教室36間;有音樂實驗室、形體實驗室、美術實驗室、電子電工實驗室、數控實驗室、焊工實訓室各2間,以及農學實訓基地三個;圖書室藏書2萬余冊,學校體育衛生事業機構健全。
道真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教師力量
學?,F有教職工189名,其中專任教師143名,占教師總數的76%。專任教師中,中高級職稱78名;雙師型教師38名;省市級骨干教師16名,擁有一支適應職業教育特點、學科相互滲透,一專多能、具有很強教學與科研能力相結合的教師隊伍。承擔了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規劃課題《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與管理實踐研究》子課題《如何建立學校與用人單位的良性互動機制研究》的課題研究,學校的科研水平在我省中等職業學校中居領先地位。
道真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培養方向
我校自建校以來,堅持從實際出發,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辦學。學校現有5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500多人。先后開辦了二十多個專業,面向應屆初(高)中畢業學生實施學歷教育,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專業人才;面向具有同等學歷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下崗失業人員的轉崗培訓,進城務工人員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企業在職職工的崗位培訓,面向農村、農民、農業開展種植、養殖、畜牧等專業的涉農培訓,引導農民脫貧致富,年培訓能力達5000多人次。
道真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專業介紹
學校根據縣域經濟特色和社會發展需要,目前設立學校中職學歷教育現開設了數控、電子電器、種植、社區服務、畜牧、旅游、藝術、計算機應用等18個專業。
學校以“厚德強技、一專多能”作為校訓,學生就業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一是向普通高校和??茖W校輸送人才,中職單報高職升學率近幾年均在98%以上,2010、2011年錄取率均為100%,;二是學校采取“自愿分流,雙向選擇、訂單培養”模式,與海爾集團、華碩電腦、臺達集團、聯想電腦、三星電子、富士康科技集團、福耀集團、佳能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建立了校企友好合作關系,頂崗實習學生穩定率達95%,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100%;三是學生自主擇業,個人發展。
我校畢業生,廣泛分布在全國各省市事業單位、國有大中型企業、IT行業,相當一部分都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干力量,并涌現出一批自主創業的民營企業家。形成了“管理有水平、教學有質量、就業有門路、升學有希望”的辦學局勢。
2、赤水市職業教育培訓中心
赤水市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是貴州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之一,學校始建于1984年,學校環境優美,師資力量雄厚,設備設施齊全,專業設置合理,管理嚴謹科學。是我市唯一一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建校以來,學校逐步探索出一套綜合性職業教育辦學模式,走出了一條集中等職業教育、成人學歷教育、短期培訓為一體,就業與升學相結合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辦學路子。
學校全體教職工勤奮敬業, 團結進取,銳意改革,勇于創新,始終堅持“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有所長、學以致用”的辦學思想,借他山之石而攻玉,充分利用和依靠社會力量,積極探索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成人教育相結合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最佳辦學形式,堅持與貴州教育學院、各用人單位等進行聯合辦學,以市場為導向,多層次設置專業,并采取校企聯合“訂單式”培訓方式,開辦長短結合的各類學歷教育班和短期培訓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一技之長,能適應現代社會之需的社會建設者,為社會培養和輸送的畢業學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得到了社會的良好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