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貴州能讀建筑工程專業的中職學校有:獨山縣中等職業學校、貴陽鐵路高級技工學校、中國鋁業貴州高級技工學校、貴陽鐵路工程學校等中職學校。
一、2025貴州能讀建筑工程專業的中職學校名單匯總
序號 | 中職學校名稱 |
1 | 獨山縣中等職業學校 |
2 | 貴陽鐵路高級技工學校 |
3 | 中國鋁業貴州高級技工學校 |
4 | 貴陽鐵路工程學校 |
二、2025貴州能讀建筑工程專業的部分中職學校簡介
1、貴陽鐵路高級技工學校
貴陽鐵路高級技工學校簡介陽鐵路高級技工學校、貴陽鐵路工程學校由中鐵五局集團創辦,是一所以全日制中職教育為主體,集職工培訓、大學網絡、函授教育等多種辦學形式并存的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國家級高級技工學校,是貴州唯一一所培養鐵路施工管理為特色的中職學校。
學校座落于四季如春、風景如畫的林城--貴陽,地處城區,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綠樹成蔭,現開設工程類、軌道交通類、機電類、商貿服務類等四大門類共17個專業,在校學生4000多人,是貴州省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單位、鐵路特有工種第二十九職業技能鑒定站、貴州省國家第十二職業技能鑒定所、貴州省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基地、退役士兵和技能培訓基地,國家高技人才培訓基地。
貴陽鐵路高級技工學校教學力量
學校不斷更新管理理念,于2004年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形成了突出技能培養,注重學生德育教育,培養學生“老實做人、認真做事”的辦學特色,學校努力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育德習能為途徑,實現理想就業為目標的管理體系,形成了“訂單式辦學、工廠化教學、軍事化管理”的辦學模式。
學校辦學實力雄厚,教學設施和教學設備齊全,學校長期堅持全封閉管理,成立了校團委、學生工作部等部門及學生會。糾察隊等各種學生社團,每年10月舉行全校技能文化活動周,每年6月舉行校園招聘會,校園文化豐富多彩。
建校30年來,為鐵路和地方建設培養了大批技能型和管理型專業人才,這些學生大多數已經成為生產一線骨干,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學校先后與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中建等央企下屬十多家大中型企業及省內外測繪、設計事業單位、中國移動、南車集團、中煤重工等地方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畢業生就業率實現98%,專業對口率達81%,雙證書率達到95%以上,畢業生供不應求。
2、貴陽鐵路工程學校
貴陽鐵路工程學校簡介貴陽鐵路工程學校創建于1984年7月,其前身是鐵道部第五工程局黨校,創建于1979年,1999年鐵五局黨校與貴陽鐵路技工學校合并,2004年黨校更名為中鐵五局(集團)培訓中心,現我校為國家重點高級技校,省級重點中職學校,實行一套班子,三塊牌子。建校至今經歷了多次合并,幾易校名的發展歷程,一直隸屬于中鐵五局(集團)公司。 學校坐落于四季如春、風景如畫的林城---貴陽,地處城區,交通便利,環境優雅,綠蔭鋪地。校區總占地面積3萬6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萬2千多平方米。是一所集本科、專科、中專、技工、干部職工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取證和就業安置工作為一體的學校。是貴州省的省級示范單位、省級文明單位、教育先進集體,中共中鐵五局集團公司黨委授于的“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
貴陽鐵路工程學校教師力量
建校近30年來為鐵路和地方建設發展培養、培訓了各類技術人才1萬多人,在幾代教職工的辛勤耕耘下,取得了累累碩果,桃李滿天下,為職業教育事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學校在提高辦學實力的同時,不斷摸索拓寬辦學渠道,提高辦學層次,堅持走校校聯合、校企聯合的辦學路子,在貴州省建立了多個城鄉聯合辦學教學點,并與貴州大學成教院、貴州財經學院成教院聯辦,同時還是中央黨校鐵道分院的函授學區。
與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各子、分公司簽訂了實訓、就業基地協議,并與北京、“長三角”、“珠三角”等多家大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學校還不斷更新管理理念,向管理要效益,于2004年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認證,為學校的發展壯大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校有一支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素質高,責任心強,教學能力和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
18人,占25%;中級職稱37人,占52%。實習指導教師專科學歷4人,中職學歷5人,占90%;高級職稱2人,中級2人,初級6人,各占20%,20%,60%。理論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40人,占56%;專任教師中能獨立制作、運用課件的教師占42%,體現了我校教師良好的實踐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我校教師譚詩偉、吳洪靜為“貴州省技工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協會學術委員會”基礎課教研會成員,鄧瑞新、郭樹陽為機械類教學及技能訓練教研會成員;劉健為貴州省職教學會制圖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貴州省安全生產協會理事。
我校歷來重視教師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教師素質和業務水平。每年以“請進來”的方式邀請省內外職教專家到校進行專題講座;以“走出去”的方式,利用假期派遣教師到有關院校、工廠、施工一線進行新知識、新設備、新工藝、新方法的專業及技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