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貴州能讀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學校有:甕安職業技術學校、余慶中等職業學校、黎平縣中等職業學校、麻江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沿河土家族自治中等職業學校、貴州盤州職業技術學校、貴陽白云職業技術學校、貴陽市長城職業學校、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遵義重美職業技術學校等職業學校。
一、2025貴州能讀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學校名單匯總
序號 | 職業學校名稱 |
1 | 甕安職業技術學校 |
2 | 余慶中等職業學校 |
3 | 黎平縣中等職業學校 |
4 | 麻江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5 | 沿河土家族自治中等職業學校 |
6 | 貴州盤州職業技術學校 |
7 | 貴陽白云職業技術學校 |
8 | 貴陽市長城職業學校 |
9 | 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 |
10 | 遵義重美職業技術學校 |
二、2025貴州能讀學前教育專業的部分職業學校簡介
1、貴陽白云職業技術學校
貴陽白云職業技術學校簡介
貴陽市白云區職業技術學校是1986年經貴陽市人民政府批準創辦的一所全日制公辦學校,是省重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省級示范中職學校。學校集技工教育、各級各類培訓、學歷教育于一體,實行多塊牌子、一套人馬辦學。是貴陽市第一所大數據產業實用人才培訓學校、是貴陽市高新區技工學校,是白云區職教中心,是貴陽市名師工作室項目建設學校,是國家第160職業技能鑒定所。
學校占地273畝,建筑面積68614.46平方米;擁有400米環形塑膠跑道標準大型運動場,有綜合大樓、實訓大樓,多功能現代化食堂,學生公寓;還有專門的涉農實訓基地50余畝,各類實訓設備總價值達2000余萬元,職業技能培訓人數達年均4000多人次。學校現有專兼職教職工221人,現有三年在冊全日制學生4504人。學校開設有學前教育,醫藥衛生,信息技術、汽車維修與建筑工程等四個大類特色專業群;學校還建有150個席位的服務外包呼叫中心。
貴陽白云職業技術學校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奠定職業素養;以德為先,培養職業品質,以能為重;練就職業本領。
校訓:厚德 誠信 重能 求真
校風:團結 文明 求實 和諧
教風:博學 敬業 奉獻 愛生
學風:樂學 善思 明理 踐行
貴陽白云職業技術學校教學模式
近年來學校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努力構建“教育、學習、企業”三位一體的職業教育鏈,以實踐教學為主線,形成了“工學結合,以工促學,工學相長”的教學模式,培養“就業有技能,創業有基礎,升學有希望”的終身發展型人才。近幾年學校培養的學生專業合格率都在98%以上;對學生進行就業安置,每一年的就業率達98.3%以上。
2、遵義重美職業技術學校
遵義重美職業技術學校簡介
遵義重美職業技術學校位于遵義市紅花崗忠深大道遵義市職教園區內,創辦于1996年,教職工72人,在校學生2700多人。開設的專業有學前教育(幼兒)、中式烹飪(廚師)、美發與形象設計、美容美體、服裝制作等,其中美容美體、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是我省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唯一開設的專業,填補了省內空白;在2013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確定為貴州省實施教育“9+3”計劃中職 “百校大戰” 重點打造的五所民辦職校之一;是貴州省民辦中職學校中唯一具有開設學前教育專業資格的學校、是“第六屆和第七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唯一參會的民辦學校、是“中國社會組織評估4A級單位”;是貴州省職業學校中唯一獲得“省級著名商標”的學校。
遵義重美職業技術學校辦學特色
學校緊緊園繞“開辦一個專業、創業一個企業”的辦學思路,于2015年建成大型實訓基地,下設食全食美餐飲公司、卓越教育集團、超越美業養生集團、紅色旅游主題大酒店等校企業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見習、實習、就業崗位平臺,扶持自主創業學生園創業夢想。
辦學20年來,我校先后為國家輸送各類專業技能人才3萬余人,畢業就業率達98%以上;學生自主創業率達25%以上。各類專業技能人才分布在省內各地及香港、重慶、四川、云南、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北京、上海、內蒙古等10個多省、市、自治區。如今,有的畢業生已成為行業精英和公司高管、有的自主創業成功后成為擁有幾百萬和上千萬資產的老板、還有的把店鋪開到臺灣,成為令同行刮目相看的精英。
遵義重美職業技術學校教學管理
我校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辦學模式:“學校+軍隊+家庭”,所謂“學校”即是根據市場經濟的規律來設置專業,市場需要什么人才,我們就開設什么專業。讓學生一踏入校門就清楚地知道,我校是“打造行業精英,培養老板人才”的搖籃。以嚴謹的教學管理、靈活的運行機制和精湛的技藝傳授,讓學生一出校門就實現“畢業——就業——創業”的無縫對接。所謂“軍隊”,就是推行準軍事化的管理,培養學生雷厲風行的作風、鐵的紀律和頑強的軍人意志,增強學生敢于挑戰困難和挫折的信心。所謂“家庭”,就是要求全校師生自覺遵循“相視有笑,見面有聲”的禮儀規范,讓學生在學校受到嚴格管理的同時,切身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這樣的“三位一體”辦學模式,很受學生及家長的歡迎。
在開展公益活動方面,一直都非常關心和幫扶弱勢群體學生(比如單親家庭子女、貧困家庭子女、留守兒童和殘疾人學生等)、特殊群體學生(比如,失足青少年、吸毒人員、“兩勞”刑釋解教人員等)、幫扶學生自主創業、為抗震救災、兒童福利院、敬老院捐款捐物等,迄今已累計回報社會近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