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四川能讀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的職業中學有:大邑縣職業高級中學、峨邊彝族自治縣職業高級中學、四川省成都市財貿職業高級中學、四川省仁壽縣第五高級職業中學、成都中和職業中學、四川省金堂縣職業高級中學等職業中學。
一、2025四川能讀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的職業中學名單匯總
序號 | 職業中學名稱 |
1 | 大邑縣職業高級中學 |
2 | 峨邊彝族自治縣職業高級中學 |
3 | 四川省成都市財貿職業高級中學 |
4 | 四川省仁壽縣第五高級職業中學 |
5 | 成都中和職業中學 |
6 | 四川省金堂縣職業高級中學 |
二、2025四川能讀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的部分職業中學簡介
1、大邑縣職業高級中學
四川省大邑縣職業高級中學簡介
四川省大邑縣職業高級中學建于1952年,系國家教育部1991年首批認定的省級重點職業高中,學校先后被省市人民政府、教育部門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園林式單位”、“市級校風示范校”、“愛國衛生紅旗單位”、“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2008年9月大邑縣委、縣政府將大邑職高與成都市技師學院大邑分院進行資源整合,投資近2億元修建了大邑縣職業教育中心,極大地提高了學校辦學效益。
四川省大邑縣職業高級中學教學設施
2010年6月學校通過了成都市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的評估;2010年10月,學校又通過了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評估,并于2011年1月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2698人,教職工161人,其中本科學歷131人,研究生1人,雙師型教師51人,高級教師36人,中級教師39人,省、市、縣級各類優秀教師達60余人。
四川省大邑縣職業高級中學辦學宗旨
近年來,學校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區域經濟和地方經濟發展,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堅持提升辦學內涵、打造精品專業、培育實用人才、創建全國名校的辦學思路,已經發展成為一所集中職學歷教育、社會培訓、勞動力轉移培訓、技能考核鑒定、公共實訓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中等職業學校,形成了“學校園區化、教學車間化、課程模塊化、學習項目化”的人才培養特色。
四川省大邑縣職業高級中學專業設置
學校根據市場需求常設了機械加工(含機械加工技術、數控加工技術)、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計算機及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學前教育、旅游服務與飯店管理、烹飪、服裝制作與營銷八個專業。其中機械加工專業為四川省重點骨干專業,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專業、計算機及應用專業為成都市重點骨干專業。學校還面向社會常年開辦了旅游服務與管理、車工、焊工、電工、SYB創業培訓等短期培訓班。
四川省大邑縣職業高級中學教學設施
有電子實訓室、鉗工實訓室、車工實訓室、焊工實訓室、數車數銑實訓室、電器制冷實訓室、維修電工實訓室、家電實訓室、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室,還有多媒體教室14個、微機房10個、籃球場4個、排球場2個,300米環形跑道的田徑場1個、足球場1個、室內體育館1個、室外乒乓球桌12個等。其中10個微機房575臺電腦全部實現寬帶連接,上課利用率達到100%,同時兩個微機房課外活動開放,為學生提供上網學習及電子閱讀。學校圖書館占地面積500平方米、紙質藏書近70000冊,電子圖書60000余冊。
2、四川省仁壽縣第五高級職業中學
四川省仁壽縣第五高級職業中學簡介
四川省仁壽縣龍正中學,前身是1958年由縣政府創辦的仁壽縣龍正初級中學。1970年更名為“四川省仁壽縣龍正中學”,開始招收高中生,1988年更名為“四川省仁壽縣第五高級職業中學”,1998年恢復招收普高學生,并更為現名。
歷經50年滄桑,不斷發展,不斷前進,向大專院校輸送了1000余名合格新生,為經濟建設培養了2000余名實用人才,創造過令人驕傲的無數個輝煌。經過發展,學校現占地40畝,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校園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有一個花園式的良好育人環境。是眉山市的衛生單位,文明單位。
仁壽縣龍正中學位于仁壽縣西大門——龍正鎮,距仁壽市區20公里,距眉山市區10公里,緊鄰仁壽四大工業園區之一——龍正工業園區,緊鄰省級風景名勝區——黑龍灘。
學校建于1958年,始為龍正初級中學,1970年更名為龍正中學,1988年更名為仁壽第五高級職業中學,1988年開始招收普高學生。學校現占地28000㎡,環境優美,校風優良。
四川省仁壽縣第五高級職業中學師資力量
近幾年來,學校投入了300多萬元對校園進行了改造,如今學校已是綠樹成蔭,教學樓、學生公寓、食堂煥然一新。全校教風嚴格,學風濃厚,考風端正。在校教職工69人,現有高中在校學生1000余人,18個教學班。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師水平,教學態度,學生狀態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點。教學質量決定著學生出口,學生出口決定著學生入口。
學校教師明確學校形勢,把握發展方向,積極主動學習,不斷提高完善自己,改進工作方法,靜心工作,創造最佳工作業績,使學生得到最好發展,使自己成為名優教師,使學校成為仁壽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