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四川能讀園林技術專業的職業中學有:都江堰職業中學、鹽源縣職業中學、渠縣靜邊職業中學等職業中學。
一、2025四川能讀園林技術專業的職業中學名單匯總
序號 | 職業中學名稱 |
1 | 都江堰職業中學 |
2 | 鹽源縣職業中學 |
3 | 渠縣靜邊職業中學 |
二、2025四川能讀園林技術專業的部分職業中學簡介
1、都江堰職業中學
都江堰市職業中學學?;厩闆r
都江堰市職業中學在2000年被教育部評為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學。并先后被授予“都江堰市十佳文明學校”、“成都市級文明單位”、“成都市校風示范校”、“四川省綠化示范學校”、“四川省再就業培訓基地”,教育部表彰的“就業指導工作先進單位”。 目前新修建的學校是“5.12”大地震后,由上海援建,總投資2.3億按國內職業教育高標準、科學規劃進行修建的。學校北靠聚興路,西臨天府大道,占地面積72402平方米,設備設施達到國內職業學校一流水平。
都江堰市職業中學秉承“以職業道德為核心,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充分就業為目標”的辦學理念,老師“親近學生,教書育人”,員工“精細高效,服務至上”,學生“守紀上進,勤學嚴謹”。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德育管理嚴格規范,學生實行全封閉式準軍事化管理?,F有教職工 283人,教學班82個,在校學生近4000余人。教師中獲得四川省特級教師,成都市學科帶頭人,省、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的有21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有30余人,特級、高級教師占教師人數的38%,有2/3的專業教師具有相關專業的中高級職稱,90%的專業教師具有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同時,學校先后選送50多名教師到上海學習先進的職教理念和專業技能,不定期聘請上海名優教師及行業專家到校講學,將前沿的職教理念植移我校,全面提升了學校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積極爭創國家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學校而奠定堅實基礎。
都江堰市職業中學學校辦學特色
堅持“三對接”辦學策略,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1、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對接
按照成都市統籌城鄉、實現“三新”突破和都江堰構建“三區一城”(國際休閑度假旅游區、集約環保型工業集中發展區、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和更有活力、更具魅力、更加和諧的現代化中等城市),實現“兩最、兩強”( 最佳人居環境、最佳創業環境;全國文化強市、全省經濟強市)的奮斗目標,為實現與地方產業的對接,我們對專業設置進行了大的調整,形成了旅游、機電、信息三大主體骨干專業。旅游服務專業著眼于國際休閑度假區的人才需求,在餐飲、客房服務的基礎上,強化導游、英語、調酒、咖啡、茶藝等特色,為我市的旅游業提供高端服務。園林專業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農村經濟,打造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為目標,不僅培養園林綠地養護、盆景制作、園林工程施工等專業技能,還根據一區一主業的發展要求,增設了中藥材的種植、花卉種植、天然保健食品概論等校本課程。以機械加工、汽車維修、信息技術、電子電器運行為主的專業,對建設集約環保型工業提供了人才支撐,特別是金屬加工制造、汽車零部件維修與制造,正契合了都江堰市產業發展的要求。
2、學生培養與行業需求對接
按照市場需求調整專業設置,與市場緊密結合設置課程,我們派專人跑市場、鉆企業、搞調查,把握企業需求,主動搶占市場。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設立實習就業管理工作站,構建就業安置管理網絡。先后與北京中石化、富士康、北京眉州東坡集團、普什寧江集團、貝克精工集團、深圳緣與美珠寶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并根據企業、市場的需求,強化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強化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
3、職業教育與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對接
統籌城鄉經濟發展,促進城鄉勞動力充分就業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我校抓住成都市被列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職業教育資源開展了系列培訓,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開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我校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將“培訓、轉移農民工”作為職業教育發展新空間。將生產科研成果向農民推廣,不定期送技術到鄉、村、戶。如園林專業的技術成果“盆栽填草技術”、“大樹移載法”等,已成為都江堰市河西花卉苗木專業戶的普遍應用技術。
開展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都江堰、青城山風景區有大大小小農家樂近4000家,從業人員上萬人。我校派出優秀教師送教上門,免費培訓,有效提升了農家樂服務質量和檔次。
開展在崗人員技能培訓。隨著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出現和更新換代,行業對從業人員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我校面向社會各行各業開設各級各類培訓班,先后為都江堰大酒店、國堰賓館、古堰景區、雙流國際機場、都江堰市建設銀行、天和房產、映秀灣電廠、公交公司、塔子壩中學、中興學校等單位培訓員工 3000余人,提高了在崗人員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
發揮國重學校示范作用,為民族地區培養應用型人才。2009年,國家、省市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將我省少數民族地區的大批初中畢業失學學生安排到內地各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學免費再接受3年職業教育。學??朔暮笾亟?,百廢待興等重重困難,承擔了200多名藏區“9+3”學生的培養任務。在“9+3”學生培養過程中,學校教師對其傾注了滿腔熱情,嘔心瀝血,耐心輔導,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成績斐然,多次受到領導好評。
都江堰市職業中學創新職業教育模式,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職業教育的理念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最好的學校是工廠、是企業,最好的教師是工人、是師傅,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要在行業中去實現。近年來,學校將學生的部分課堂搬到工廠、景區、商場,使教育與市場緊密結合,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技能明顯提升,走出了“上掛、橫聯”的辦學之路。
上掛大專院校,提升辦學層次? 學校先后與成都航院、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成都農業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成都電大等大專院校聯合辦學,利用自考、成考等方式,開辦部分專業的大專班,提高學生的學歷層次,滿足了部分家長和學生的需求。同時,學校還與上海職校聯合辦學,吸取先進地區的職教辦學理念和辦學經驗。
橫聯用人單位,走校企合作之路? 學校先后與都江堰景區、寧江機床廠、長豐汽修廠、青城豪森酒店等十余家企業簽訂相關協議,將其作為教學實習和勤工儉學基地。各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和專業組長兼任企業的技術顧問,企業的部門經理被聘請為各專業教師兼職,他們不定期到校兼課或做專題報告,及時將新技術、新產品、新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技能水平顯著提高,為進入行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師教學水平全面提升,成為名副其實的“雙師型”教師。
都江堰市職業中學實施“四單”教育? 促進學生充分就業
“四單”教育。“四單”指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按照“訂單”、“菜單”、“點單”、“保單”對學生實施培養和服務,從而達到使學生實現充分的、多層次的、穩定的就業。
“訂單”是企業根據自身需要,通過簽訂用人協議,及時向學校“訂制”適合企業發展急需的人才。深圳緣與美珠寶有限公司、上海永琪美容美發集團、上海龍之夢酒店管理集團、寧江集團等企業提前在我校一年級選擇學生,組成“緣與美”、“永琪”、“龍之夢”、“寧江”等企業班,學校按照企業要求設置課程,企業保證學生畢業即就業。
“菜單”是學校為了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按照課程設置和技訓項目的多樣性,開設與專業相關課程和企業要求相適應的技訓項目,提供給學生選擇。如機電專業學生在學習課程中有多種模塊課程供學生選擇,同時在技訓項目中有車工、鉗工、焊工、電工等“菜單”供學生選擇。再如汽修專業學生在在技訓項目中有保養、機修、電工、鈑金等“菜單”供學生選擇。
“點單”是學生根據自身需求對學校所開設置課程和技訓項目進行選擇,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突出了學習的主動性。學校在實施“問題、活動為中心”的點單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成為學生職業理論和職業技能提升的幫助者、提供者和促進者,從而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創新意識和協作意識。
“保單”是保證就業。學校在學生入學時,就與學生簽訂就業合同,保證每個學生就業。即對學生就業進行全程服務:(1)入學前進行職業傾向測試,按照 “測評意愿”、“提供測評指導”的程序對全體學生進行職業傾向測試,根據測評結果允許學生調換專業或由教師指導(建議)學生更換專業。(2)入學時進行專業定向指導,根據每個學生在學習與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個性特點,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專業定向輔導,促使學生的專業意識進一步強化,專業能力進一步提升。(3)畢業前夕與用人單位聯合舉行就業輔導。向學生系統宣傳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發展前景和招聘條件,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提高就業的自主性、主動性。(4)針對學生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推薦,建立學生的就業檔案。堅持對每個學生就業情況跟蹤指導,一年內及時反饋學生就業信息。
2、渠縣靜邊職業中學
渠縣靜邊職業中學簡介
初中部為國家級示范高中級省重點高中培養成績優異、品學兼優的學生。高中部除了為高職院校培養和輸送合格新生外,還大力開展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技術應用人才。在文秘、電子技術、畜牧、獸醫、果樹栽培、農學、財會、計算機應用、家電電腦等專業領域內造就社會需要的技術工人和管理者。學校被國家確定為農民工培訓基地,每年舉辦外出務工農民實用技術培訓。使他們比較快的擁有一技之長,從而服務三農,振興地方經濟。
渠縣靜邊職業中學主要專業
文秘、電子技術、畜牧、獸醫、果樹栽培、農學、財會、計算機應用、家電電腦等專業領域內造就社會需要的技術工人和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