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的是,許多中專生(或他們的家長)心中都有個學歷升級夢。能從中專生變成個大學生,過年親戚聚會面上也有光。理論上說來,中專學生獲得大專/大學文憑的方式有好幾種:統招升學:普通高考,和普通高中學生正面battle,勝出概率極低;單招考試:以“3+x(語數英+綜合專業課)”為考核形式,相對比較適合中專學生;自考升學、網絡教育、成人高考、電大等:形式自由,但學歷含金量堪憂。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曲靖應用技術學校的宿舍條件,供大家參考了解。
曲靖應用技術學校宿舍條件
學校的宿舍條件還是可以的,整個房間比較寬敞,空氣流通,有桌子椅子供學生使用,學校能夠舒適的在寢室里面休息,休息好了才能有更高的學習效率。
曲靖應用技術學校簡介
學?,F占地273畝,總投資3.09億元,建筑面積15.2萬平方米,可容納在校生上萬人。校園環境優美,教學生活設施完善,教學樓、實訓樓、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閱覽室、學生公寓、食堂、超市、醫務室、塑膠田徑運動場、硅PU籃球場、排球場等一應俱全。校內建有滇東北最大的校內汽車營銷和維修實訓基地——珠江源汽車城,校辦工廠、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站、國家級電工電子公共實訓基地、曲靖中職學校首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云南省第26職業技能鑒定所、機動車駕駛培訓站等機構,可進行機動車駕駛、汽車修理、電工維修等44個工種的技能培訓和9個工種的技能鑒定。通過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實現了工學交替、理論與企業生產實踐的相結合,實行訂單培養、委托培養、送教上門及產教結合等人才培養模式,先后開辦“中德諾浩汽車訂單班”、“吉利高級藍領班”、“帝安電梯訂單班”、“鵬博士冠名班”、“寶升鈑噴技師”、“松騁快修保養技師班”、“海魂硅藻泥班”、“現代學徒制班”等特色訂單班,為行業企業“量身定做”合格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近年來,學校先后引進和自籌資金8000余萬元建成餐飲酒店旅游服務、電子商務、建筑裝飾、國家級電工電子、創客空間、滇菜研發中心、智能制造機器人等近20個人才培養實訓基地。不斷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應用技術與實踐教學,強化學生技能實訓能力,實現“專業與產業對接”、“技能與企業崗位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構建“專業基本能力+崗位專項能力+崗位綜合能力+崗位拓展能力”的人才培養體系,推行以“項目化”、“理實一體化”等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使每個專業都與一個或多個企業深度合作。
學校在改革發展中聚力前行,主動適應社會和市場變化,緊緊圍繞強內涵、穩規模、重質量、鑄品牌、創特色發展目標,創新辦學之路,上掛下聯、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辦學,始終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形成“全員育人”、校企“合作育人”、學生“自我管理”的德育工作特色。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牢固樹立“教學為中心,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質量求生存,特色求發展”的職教辦學理念,全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學歷提升、培訓引領、考核促進、大賽錘煉四項措施為推手,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突出應用技術與實踐教學,實現“專業與產業對接”、“技能與企業崗位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推行以“項目化”、“理實一體化”等為重點的教學模式改革,實現了學校與市場“零距離”對接,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完美結合的“前校后廠”職教辦學模式;開展“校校聯合”和“校企合作”,與企業建立了長效合作機制,引廠入校,形成了“校中廠、廠外校”,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打造了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工作就業的人才培養直通車,搭建起雙向就業平臺,為滇東北乃至西南省區人才培養和校企合作樹立了新的典范,在升學教育、就業教育和成才教育等多個領域均取得突破性進展。
學校緊緊圍繞云南省建設綠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強省和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打造滇中經濟圈,曲靖市建設“現代農業強市、現代工業強市、珠江源大城市”的發展戰略為契機,深化改革,搶抓機遇,以打造汽車運用與維修、機電技術應用、電子商務、計算機網絡技術四個重點專業和數字化校園支撐專業建設特色項目為目標,整合學校資源,加強學校內涵建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以“就業為導向、服務為宗旨、質量求生存、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創新辦學多元發展,暢通成才立交橋?,F已形成3+2連讀高職、“三校生”高考升學班、冠名班、訂單班等辦學層次和培養模式,不斷提升職業教育的現代服務能力,著力打造品牌專業、精品課程,礪煉名師,創建名校。
總結
墊底也能考上東京大學、保安逆襲考入北大……吃瓜群眾總是對谷底反彈的熱血故事寄予濃厚的興趣。以中專為底色的奮斗故事,雖少但有。比如來自山西的劉文輝,在美術中專畢業后到玻璃廠工作,之后決心考大學,在海外任職高管,之后又辭職回國創業,以38歲“高齡”二戰考入中國美院的研究生,將做出中國最好的斗拱作為自己的愿望,現在已經和多家國家級博物館開展合作。 但我們不難發現,改變劉文輝命運軌跡的,不是那段短短的中專經歷,而是接下來一系列躍過階層、只有極少數人能做到的勤勤勉勉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