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彝文學校招生專業有(2025年):藏醫與藏藥、民族音樂與舞蹈、學前教育、小學教育等招生專業。
一、四川省彝文學校招生專業名稱匯總
序號 | 四川省彝文學校專業名稱 |
1 | 藏醫與藏藥 |
2 | 民族音樂與舞蹈 |
3 | 學前教育 |
4 | 小學教育 |
二、四川省彝文學校介紹
四川省彝文學校簡介
四川省彝文學校是經四川省高教局于1985年10月批準成立的全國唯一一所以彝族母語命名的綜合性全日制省屬中等專業學校。學校坐落在中國航天城—西昌市區,交通便利,區位優勢十分突出。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教風學風優良,教學設施完善,校園文化豐富,是莘莘學子學習成長的理想場所。學校具有較完備的現代化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與設備,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責任心強的教師隊伍,為學生成才奠定了扎實的師資基礎。
建校26年來,學校已具備了合理的專業結構和相當的辦學實力,已成為一所“層次多元、形式多樣”的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學校。學校培養并向社會輸送了各類專業人才24000余名,畢業生遍布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的各行各業,許多學生已成為彝區建設的骨干并走上領導崗位,成為社會精英人士。
四川省彝文學校概況
涼山州民族干部學校是由1950年4月創辦的西昌軍事委員會民族干部訓練班(1951年4月正式成立西康省西昌專區民族干部學校),1951年4月創辦的四川省樂山專區民族干部學校(1960年3月遷美姑縣甲谷區,更名為涼山彝族自治州干部文化學校),1954年3月創辦的中共涼山工委民族干部學校(1960年2月更名為更名為涼山州財貿干部學校)幾經演變合并而成。1978年撤銷西昌地區建制并入涼山后,1979年5月24日,涼山州委同意原涼山州民族干部學校與西昌地區民族干部學校合并,合并后單位名稱為涼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干部學校。
1985年10月成立四川省彝文學校后,與涼山州民族干部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辦學模式。受四川省民委和涼山州人民政府雙重領導。四川省彝文學校主要職責是中專學歷教育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涼山州民族干部學校負責對全州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鄉、鎮基層干部,開展黨的民族政策理論和工作業務技能的培訓。
四川省彝文學校辦學理念
學校以“市場為導向,師范為依托,雙語為特色”作為辦學目標,交流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以“寬基礎、重素質、廣就業”為辦學理念。選擇彝文學校就業有路。
四川省彝文學校展望
學校與多所高校聯合辦學,走大中專學歷教育并舉,兼顧本科學歷教育之路。學生可通過成人高考、專升本考試升入高等院校繼續學習,獲得大專、本科學歷。選擇彝文學校,深造有望。
四川省彝文學校榮譽
學校辦學成果贏得了用人單位及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樹立起了過硬的教育教學品牌,在四川及周邊省市民族地區享有盛譽。學校先后被四川省教育廳確定為學校先后被四川省教育廳確定為四川省計算機等級考點學校、四川省英語等級考點學校,被四川省民族事務委員會授予“教學管理工作成績顯著”學校稱號,成為一所民族教育窗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