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張家界的中專學校有:桑植縣民族文武職業學校、武陵源區旅游職業學校、慈利縣信息工程學校、桑植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張家界僑輝職業技術學校、桑植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慈利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等中專學校。
一、2025張家界中專學校名單一覽表
序號 | 中專學校名稱 | 中專學校地區 | 中專學校地址 |
1 | 桑植縣民族文武職業學校 | 張家界 | 賀龍體育館旁 |
2 | 武陵源區旅游職業學校 | 張家界 | 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索溪峪鎮 |
3 | 慈利縣信息工程學校 | 張家界 | 慈利縣環南路段家灣42號 |
4 | 桑植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張家界 | 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澧源鎮文明路 |
5 | 張家界僑輝職業技術學校 | 張家界 | 張家界市永定區僑輝巷20號 |
6 | 桑植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張家界 | 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澧源鎮文明路 |
7 | 慈利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張家界 | 湖南省慈利縣蔣家坪新城區龍坪居委會 |
二、2025張家界中專學校簡介
1、桑植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在辦學中,桑植縣中等職校充分認識到學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性,始終把學生就業作為學校工作中的重點來抓,設立了學生就業指導管理中心,配備了專職人員,還建立了完善的就業管理工作制度和學生就業推薦程序。另外,該校廣泛與用人單位和人才交流中心聯系,建立了穩定的學生就業渠道,先后與深圳富士康集團、美資旭電有限公司、鑫茂科技、三協精密機械等數家大型企業簽訂了學生就業和實習協議, 走上了“訂單”培養的辦學路子,使畢業生就業率穩步提高。
桑植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組建于1998年8月,是一所由縣政府主辦、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職業學校。為了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養、勞動力素質提高和勞動力培訓轉移中的作用,更好地為農村經濟建設和農民脫貧致富服務,該校學校組建10年來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內部管理,辦學能力和辦學水平有很大提高,辦學效益明顯增強。
近年來,為了培養社會急需的實用技術人才,桑植縣中等職校一方面加強學校內部管理,狠抓教育教學質量;一方面根據本縣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的實際, 合理調整專業設置,積極推行工學結合,大膽實行彈性學制,先后開設了計算機及應用、計算機維護、電子電器、電子裝配、文秘、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焊接等10多個專業,18教學班。學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新招學生人數由1999年的幾十人增加到500多人,在藉學生由建校之初的100余人擴大到現在的1000多人。
這些年來,在加強全日制中專學歷教育的同時,該校努力探索多層次、多形式、多規格的辦學路子,采取聯合辦學的方式,積極開展成人業余函授教育和短期實用技術培訓,先后與湖南省機電職院、湖南工程學院、湖南農業大學等高職院校進行聯合辦學,舉辦的成人本、??茦I余函授班從1個發展到10多個。另外,該校還廣泛與扶貧部門、勞動部門及陽光工程辦合作,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與人事、水電、稅務、財政、農機、旅游等部門聯合開展崗位培訓和轉崗培訓,先后舉辦短期培訓班100多期,參培人數達到1.2萬人次。該校已成為全縣勞動力培訓轉移和實用技術人才培養的中心。
為了認真貫徹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充分發揮公辦職業學校的骨干作用,加快桑植職業教育發展, 2006年,桑植縣委、縣政府不僅制定了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明確了發展思路,而且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已決定投資4000萬元實施桑植縣中等職校的搬遷和擴建,該校已于2006年7月整體搬遷到新校區辦學,目前正在擴建之中。隨著省、市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桑植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必將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為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2、慈利縣信息工程學校
辦學宗旨:給每個學生發展機會,對每個學生認真負責,使每個學生真正成才,讓每個學生高薪就業。
培養目標:把學生培養成為“特長明顯、品德優良、適應時代”的中高級電腦和外語技能型人才。
辦學特色:注重實踐實訓,人才實用化;實行多媒體教學,課堂現代化;聯接寬帶信息網,視野國際化;國家級認證考試,證書通用化;開展校企合作,就業高薪化。
校訓:自主誠信 和諧 進取 校風:團結 守信 求真 創新
教風:激勵賞識 參與 進步
學風:樂學 善思 勤奮 踐行
校企共建,產教整合;校企合作,專家引進;依托奧鵬,大學文憑;實訓為本,人才實用;就業為根,高薪就業。目前學校與上海厚載智能科技(工業機器人)公司和深圳優銳科技(3D打印)公司產教融合,校企共建分別開設了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和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畢業分別從事工業機器人和3D打印方面工作;與北京萬德教育集團校企合作開設了電子與信息技術班,學生畢業后將到北京萬德繼續學習民航票務知識;與國開大學合作開設了計算機應用專業班,學生畢業后可繼續到國開大學學習。
3、武陵源區旅游職業學校
武陵源區旅游職業學校座落在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內,東鄰黃龍洞、西對天子山、南依寶峰山、北 傍索水河,風景秀美,氣候宜人。武陵源區旅游職業學校創辦于1975年,前身是慈利縣索溪峪職業學校,1989年更名為武陵源區旅游職業學校,是我區唯一一所公辦中等職業學校。
武陵源區旅游職業學校經過44年的摸索、探究、發展到現在的初具規模逐漸形成了以旅游服務與管理、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為核心的旅游類專業群,學校秉持 “不求其大,但求其精,不求其全、但求其特”的辦校理念,堅持“兩條腿走路”,上下同心,苦練內功,師生走出去,請進來。
學校充分利用武陵源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把課堂開進酒店、旅行社、開進景區,并取得了頗豐的成績。2006年以來先后為本科院校輸送了168名本科生,每年100%完成市招生計劃, 每年的普通話獲證考試二乙以上的獲證率70%以上, 專業教師的培訓率達100%,學生的就業率年年在98%以上,辦學質量在張家界地區職業教育這個版塊基本上是有口皆碑。
4、桑植縣民族文武職業學校
2015年湖南省錦標賽獲2金4銀同年市運動會獲3金4銀3銅 2016年湖南省武術大會參加獲9金7銀6銅,同年參加省錦標賽獲4金2銀1 銅,同年十月二十日桑植縣第八屆運動會獲7金、5銀、3銅,同年十一月參加天門論劍武術大賽獲24金24銀17銅、散打五個級別冠軍團體、總分第一。
學校遵循“素質教育為主,以文保武、以武促文、文成武就”的辦學方向,堅持“團結拼搏、務實創新,自主探究”的辦學理念,目前學校教職員工42人,學校教育教學歸教育局統一管理,學生畢業后可優先入伍,參加高考,考入專業對口的大學。
以上張家界中專學校名單匯總信息由邦博爾職教網整理,信息僅供參考,具體內容以當地教育考試院發布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