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與審計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會計、審計綜合職業素質的高技能應用性專門人才。通過學習,學生學習相關的財經政策與法規,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具有從事會計核算、內部審計、社會審計、財務管理等業務工作的能力。
主干課程:經濟學基礎、經濟法、稅法、會計學原理、企業財務會計、企業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審計學原理、企業財務審計、審計實例分析、預決算編制與審計、審計電算化、實踐與實訓(中級財務會計實訓,成本會計實訓,會計電算化實訓,審計綜合實訓,綜合實訓實習等。
畢業前通過參加國家相關考試可獲得的職業資格證書: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證書;全國英語等級考試PETS-2級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初級審計師資格證書。
就業方向:在工商企業、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事務所和審計事務所等行業中工作,在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內部審計、社會審計和會計咨詢等崗位從事核算、管理、審計和咨詢工作。
財務管理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財務、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財務、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財務與金融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財務、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以及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管理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國有關財務、金融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干學科:經濟學、工商管理
主干課程:
主干學科:經濟學、工商管理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計算機模擬、教學實習等,一般安排10--12周。
會計電算化
會計電算化專業是隨著計算機技術在我國的發展與運用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是會計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會計電算化人才一是種復合型人才,無論其側重哪一方面,都應該擁有足夠的會計和計算機方面的知識。除了直接從事會計崗位的人員需要具備會計知識和能力外,其他各管理崗位,尤其是綜合管理崗位的管理人員 ( 如總經理,分廠、分公司經理,計劃、審計、證券、投資等各職能部門的管理者 ) 也同樣需要具備一定的會計知識和能力。因此,會計知識和能力,既是專業技術,又是綜合管理能力的組成部分。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培養能熟練操作計算機處理會計業務的現代化會計人才為目標,通過系統地學習和訓練,使學生具有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的管理能力、操作能力和維護能力,同時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課程設置:計算機基礎、數據庫、經濟法、基礎會計(會計證教材)、財經法規、會計電算化、統計、財務會計、國家稅收、商品流通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辦公自動化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面向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企業和社會團體,擔任財會人員或者從事其他經濟管理等相關工作。
專業優勢:本專業是我校從78年復校即開始并一直重點建設的專業之一,具有很高的社會影響力。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齊全,教學手段先進,教學經驗豐富。該專業學生連續多年在“西北、華北、東北”三北地區會計比賽中取得團體第一名,個人第一名的好成績。我校還是河北省職教學會財會專業教學研究會主任單位。該專業畢業生遍布全省各地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并有相當數量的學生擔任財務總監,財務經理等職。今年我校本專業還與石家莊經濟學院聯合辦學,招收“3+2”高職大專學生。
專業要求:性格沉穩,認真細心,有較強的運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