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學校官網暫時未公布2018年招生簡章,如果學校官網公布小編第一時間更新文章,小編找了些關于學校的資料
學校規模宏大,環境優雅,擁有科技樓、實訓樓、圖書館、報告大廳、學生社團活動中心、學生公寓、演播室、校園互聯網、模擬銀行、實習超市、組培室、電子商務室等現代化設施,是一所高質量、有個性、現代化的職業教育窗口學校。
學校遵循“適應終身學習,適應終身發展”的辦學思想,以“勇于爭先,長于實干,樂于奉獻”為創業精神,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服務宗旨,以“合格 +特長”為培養目標,以能力本位為教學模式,本著“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理念,一向以“管理嚴格,教風嚴謹,學風篤實”而著稱,一貫施行“封閉式管理、開放式教學”,建立、健全了科學、規范的一日常規管理制度,注重管理過程的制度化、個性化、人性化,形成了“教師工作舒心,學生學習安心,家長在家放心”的喜人局面。
為適應市場經濟結構中優勢行業發展的需要和我縣經濟的實際情況,培養地方經濟建設的實用型技術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學校不斷調整專業設置,大力實行“訂單”教育、走校企聯辦之路,畢業生在縣內、蘇南地區及上海經濟圈非常走俏,呈供不應求之勢。 辦學以來共向社會輸送合格畢業生 8000多名,其對口就業率在90%以上,向對口院校輸送合格新生600多名,本、專科升學率列鹽城市前列。在搞好學歷教育的 同時,學校積極推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轉移,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力度,舉辦各級各類短期培訓班,幾年來已有數千人次接受了培訓,拓寬了農民就業門路,減輕了農村就業壓力。在教育富民的道路上,學校還根據我縣“南藥、北蒜、東漁、西蟹、中蔬菜”的農業分布格局,利用自身適用型勞動者和農業類人才相對集中的優勢,組織師生實施“十、百、千燎原工程計劃(扶持十鄉、百村、千戶)”,通過編印《農家科技報》,發放單頁材料,開設講座,勞力幫扶等途徑改變農業產業現狀,開辟了“為農”辦學的又一途徑,使科技之火燃遍了廣大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