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畢業生后,同學們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都非常頭疼,不知道選擇什么樣的專業畢業后發展前景好,工資待遇高。現在職業學校開設的專業非常多,很多專業每所學校都有,沒有什么特色,所以很多同學覺得學習的同學太多,后期不好就業,希望選擇比較好的專業,可以傳承文化的專業更好,技能夠賺錢又可以給國家做一份貢獻。
江蘇省蘇州絲綢中等專業學校專業開設:建有紡織服裝、財經商貿、信息工程三大專業部,五年制高職專業6個,中職專業14個。其中會計、計算機應用是江蘇省品牌專業、示范專業;紡織技術及營銷是江蘇省特色專業。紡織技術及營銷專業群、計算機應用專業群、會計專業群為江蘇省現代化專業群;現代紡織技術實訓基地是江蘇省現代化實訓基地、江蘇省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全國緊缺型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絲綢工藝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掌握絲綢工藝專業對應職業崗位必備的知識與技能,能勝任絲織生產操作、絲織品質量檢測、絲織品貿易以及相應服務、管理等一線工作,具備職業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主要課程:紡織工業概況、絲織原料、絲織工藝、織物結構基礎、染整技術基礎等。
行業通用能力
(1)具有識別絲織原料的能力:具有識別常用絲織原料的能力和描述絲織原料橫、縱向形態的能力。
(2)具有識讀織物組織的能力:具有識讀組織圖、穿筘圖、穿綜圖與紋板圖的能力,能將織物上機圖運用于實際小樣織造。
(3)具有運用計算機搜索信息的能力:具有運用計算機搜索紡織原料最新流行信息的能力,了解絲綢行業發展狀況,具備文獻查詢、信息處理與分析能力。
(4)具有區分各絲織加工機械的能力:具有區分絲織原料加工、絲織織造、絲織后整理等環節的紡織機械的能力。
江蘇省蘇州絲綢中等專業學校培養模式
學校以成就每一個職教學生的精彩人生為導向,普及與培優相結合,立德與精技并重,充分挖掘學生的興趣點和成長點。辦學以來,一直堅持“三個對接”(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相對接、培養目標與崗位需求相對接、專業實踐與企業生產相對接)的辦學思路,逐步完善“實訓室—校內實訓基地—教學工廠—企業校區”四級配套實踐培養體系,積極推進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項目教學等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以實踐性任務、項目化課程為引導,將課堂教學向車間、實訓室、工廠的現場教學延伸,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不斷提升教學實效。
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因為對于專業不夠了解,所以對于選擇什么樣的專業不夠清晰。現在職業學校比較多的情況下,專業大同小異,但是部分學校的專業就非常有特色,如體育、藝術、絲綢、戲劇等,這些專業不是每個同學都可以選擇的,需要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才可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