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師范學院概況
淮陰師范學院是周恩來總理故鄉的一所省屬本科院校,坐落在風光秀美、人文薈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淮安市。
學校設有17個二級學院和1個民辦二級學院(文通學院),63個普高本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個學科門類。
面向19個省區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萬余人,成教生1萬余人。
與東北師范大學、寧夏大學、江蘇師范大學等省內外高校聯合培養在校研究生110余名。
同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和港澳臺地區的近20多所境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在國外大學在讀的交換生與雙學位學生100多人,已接收韓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國留學生60余人。
淮陰師范學院辦學成績
在50余年的高等教育辦學歷程中,學校肩負興學育人的辦學使命,凝練了“堅守樸實,追求崇高”的淮師精神,始終堅持用周恩來精神辦學育人,為地方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大批骨干教師和應用型人才,畢業生10萬余人。
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模范職工之家”、 “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 “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高校”、“江蘇省教育人才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園林式單位”、“江蘇省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
淮陰師范學院辦學條件
辦學條件不斷改善。
占地面積1800余畝,校舍面積5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67億元。
圖書館藏書193.17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12.13萬冊,電子期刊13000余種;網絡版電子圖書近500萬冊。
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加強。現有專任教師1000余名,具有高級職稱教師480余人,其中正高129人、博士218人,高級職稱教師占42.4%。
柔性引進“千人計劃”1人,聘有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
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省教學名師2人,省“333工程”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24人,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8人,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39人。
有2個江蘇高等學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2個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105名教師被聘為兄弟院校碩士和博士生導師。
淮陰師范學院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
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十二五”省高等學校立項建設重點專業(類)9個。省計算機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試點1個,省卓越工程師(軟件類)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3個。
省級精品課程17門,省級精品教材15部,省優秀多媒體教學課件22個。近年來,學生在全國及省級專業實驗、師范生技能、體育競技、外語口語、藝術展演和社會實踐等競賽活動中屢獲殊榮。
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考研錄取率穩步提高,從2005年占畢業生總數的6%達到2013年的12.2%。
繼2002年順利通過了國家教育部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之后,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
淮陰師范學院科研水平
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不斷提升。
有省級重點建設學科5個,建有江蘇省環洪澤湖生態農業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生物質能與酶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低維材料化學重點建設實驗室等5個省科技研發與服務平臺,2個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培育點,10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及建設點,1個省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
近5年,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項,國家重大項目子課題、國家星火計劃項目11項,部省級基金項目87項。
出版專(編)著130余部,發表論文5200余篇,其中被SCI(E)、EI收錄580余篇,CSSCI刊載650余篇,授權專利95件,榮獲部省級科研獎勵6項,廳市級285項。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淮陰師范學院經濟發展
服務地方能力不斷增強。充分發揮在人才培養、科技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的優勢,積極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開展全方位合作,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建有區域現代農業與環境保護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培育點、江蘇省特色水產繁育工程實驗室、江蘇省中小企業生物工程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江蘇省周恩來精神與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淮安市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淮安市新型環境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等18個服務地方特色鮮明的省市級研發平臺與基地,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近兩年,承擔省市級“產學研”和科技支撐計劃項目61項、橫向與“四技”服務課題244項,簽訂合作協議264項。
新華社、《人民日報》、人民網、《光明日報》等十幾家國家級、省級媒體集中報道了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目前,學校堅持科學發展,緊緊圍繞“一個突破、兩個轉型、五個提高”發展目標,切實加強內涵建設,積極推動轉型發展,為努力把學校建成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地方綜合性大學而不懈奮斗!
在報考學校的時候,同學們通常最為關注學校的招生專業有哪些的相關情況,學校設有17個二級學院,專業設置涵蓋理學、工學、經濟學
學校嚴格按照江蘇省物價局收費標準收費,對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無法繳納學費的學生,特別是其中的孤殘學生、優撫家庭子女、建檔立
學習對于藝術類專業錄取規則:使用校考成績投檔的專業,文化成績須達到考生所在省份同批次最低控制線且取得我校專業單獨測試合格
學校體檢標準嚴格執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被我校錄取的新生,必須按錄取通知書的規定,按期到校辦理入學手續
學校對進檔考生采用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即從高分到低分、按填報專業志愿順序進行專業投檔。投檔分相同時,學業水平選測科
同學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都會關注到學校的多方面的相關信息,對于同學們來說,在選擇學校之前都會先關注好學校的師資力量,就業安
在報考學校的時候,同學們也會關注到學校的宿舍相關的條件情況是怎么樣的,對于同學們來說,校園環境設施完善很重要的一個考慮因
學校教學條件優越,截至2016年1月,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050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專任教師463人,正高133人、博士245人。
學校充分發揮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的優勢,積極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開展全方位合作,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強有
學校廣泛開展國際合作交流,與英國諾丁漢大學、芬蘭于韋斯屈萊應用科學大學、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英國布魯內爾大學、日本創價大
淮陰師范學院坐落于風景旖旎、人文薈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周恩來總理故鄉江蘇省淮安市,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的江蘇省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