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簡介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直屬的唯一一所公辦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的前身是創建于1949年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干部學校,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學校是一所具有60多年辦學歷史,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工學、藝術學等六大學科,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設有工會學院、勞動關系系、經濟管理系、法學系、公共管理系、安全工程系、文化傳播學院、基礎部、外語教學部、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干部培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單位。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專業建設
學校本科專業設有勞動關系、人力資源管理、法學、社會工作、行政管理(企事業行政文化建設方向)、勞動與社會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安全工程、經濟學、財務管理、工商管理、新聞學、漢語言文學、酒店管理、戲劇影視文學等專業,形成了以勞動關系、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方向)、社會工作、安全工程等專業組成的特色專業群。
2012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批準我校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授權專業學位類別為公共管理碩士(MPA),并于2013年起正式招生。
學校公共管理專業碩士設置兩個方向:勞動關系和工會工作。
建校以來,學校積極探索把握普通高等教育發展規律,注重特色學科專業建設,講求教育教學質量管理,著力規范體制機制建設,努力為經濟社會的發至培養勞動關系和工會等領域所需要的,品德優良、專業知識扎實、實踐能力與職業素養兼備、具有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人才培養
多年來,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為社會各界培養了數萬名畢業生。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學校將秉承勤奮進取、嚴謹求實的歷史傳統,踐行“剛健創新、和而不同”的校訓,努力建設成為國內勞動關系和工會領域學科專業完整、特色鮮明、管理規范、質量一流的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始終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服務國家特殊人才需求為引領,立足工會、面向社會,服務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一方面,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堅持教學與科研工作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倡導德育為先,并將素質教育、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機結合,強化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有用人才。
為此,在教育教學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舉措,主要包括:
◆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學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定期修訂本科專業培養方案,優化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推動教學改革的持續發展;通過精品課程、精品教材建設以及教改項目,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目前,勞動關系、法學兩個專業被確定為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文化傳播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勞動法課程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以勞動關系專業為主干的特色專業群建設與人才培養”和“復合型文化傳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創建與實踐”兩項教學成果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按專業培養框架結構強化學業與教學質量管理 學校建立了學生學業指導與預警機制;允許符合條件的學生轉專業;開設輔修專業;實施多方位、多層次的教學質量監控。
專業培養方案框架結構
三大教育類別和、 知識體系分類
理論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環節
通識教育
(54學分)
通識必修課
軍事理論、政治理論課、大學英語、計算機、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心理發展、職業生涯規劃等
計算機、政治理論、人文知識、數學建模、英語演講等學科競賽
通識選修課
設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藝術、學校特色課程等模塊,安排在第三至第七學期,原則上要求按照模塊選課,每個模塊不低于2學分。
基礎課實驗平臺、基本技能訓練、學生藝術社團活動等
專業教育
(74-84學分)
專業基礎課/ 專業課
根據不同專業而定,由若干門主干學科基礎課程組成
學科基礎實驗平臺、專業實驗實踐教學(含文獻檢索、專業研究方法類課程與實踐)等
專業選修課
學科方向限選和任選課程模塊
不同的方向模塊課程,科研、專業技能提升的實踐課程及創新創業訓練課程等
綜合實踐教學
(22學分)
多個平臺
軍事訓練、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實踐周、學年論文、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大學生“三創”項目、各類學科競賽跨專業綜合實踐等
合計
150-160(學分)
◆注重實驗實踐教學 為加強實驗實踐教學建設,學校建成了法學與社會工作、經濟管理、勞動關系、文化傳播、安全工程等5個實驗區(含35個專業實驗室)以及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場所。
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勞動關系協調與發展實驗教學中心,分別于2007、2009年榮獲“北京市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稱號。
2012年5月,學校與“北方凌云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學生實習基地榮獲“2012年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單位。
學校高職學院榮獲“2012年中國飯店業最佳名校獎”(金鼎獎)。2012年7月,學校“勞動關系協調與發展綜合實驗教學中心”獲教育部“十二五”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稱號。
◆教學與管理實現信息化 多媒體教學設施設備覆蓋所有教室,教學管理逐步實現信息化,教學條件不斷邁上新臺階。
◆多種舉措吸引優秀考生 學校積極建立并不斷完善學生獎助貸體系,完善學生激勵幫扶機制,制定多種獎勵措施吸引優秀考生報考我校。
◆推進課外科技活動 近幾年來,我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北京市大學生人文知識競賽、北京市大學生模擬法庭大賽、北京市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宜信杯”北京市大學生創業設計競賽、高職高專英語寫作大賽、全國高等院校學生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中華經典誦讀大賽、全國高校文科類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商科院校技能大賽、全國高校模擬集體談判大賽等競賽中,1人次獲得特等獎、53人次獲得一等獎,98人次獲得二等獎,92人次獲得三等獎。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教學與科研
學校現有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2個,北京市精品課程1門;近三年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9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5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項、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題5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