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東學院概況
隴東學院地處甘肅省慶陽市。慶陽是陜甘寧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正在建設的國家級隴東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區域。
隴東學院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慶陽師范專科學校。
2001年慶陽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和慶陽地區農業學校整體并入,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隴東學院。
2012年慶陽衛校整體并入。學校實行省地共建、以省為主的辦學體制。
隴東學院辦學條件
學校現占地面積14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33萬多平方米。
固定資產總值5.66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8600多萬元,館藏紙質圖書92.5萬冊,電子圖書52萬冊。
學校面向全國24個省市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5715人,成人教育學生1806人。
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021人,專任教師738人。
專任教師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的教師24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431人。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甘肅省優秀專家2人,甘肅省領軍人才1人,甘肅省“333”“555”人才工程5人;慶陽市科技功臣2人,領軍人才4人,“185”人才工程5人。
全國勞動模范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甘肅省“園丁獎”獲得者21人,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獲得者18人。
有100多人次參加全國、省級、市廳各類學術團體,其中在省市學術團體擔任理事以上43人,17人擔任常務理事,8人擔任副理事長。
學校設文學、歷史文化、外國語、教育、政法、經濟管理、數學與統計、生命科學與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農林科技、電氣工程、化學化工、信息工程、土木工程、能源工程、機械工程、醫學院等19個二級學院,51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史、法、經、教、藝、理、工、農、管、醫等11個學科門類。
生物科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農學、小學教育、歷史學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有機化學、動物生物學、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化學化工、土木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省級教學示范中心,建有中國古代文學等14門省級精品課程,獲甘肅省教學成果獎15項。
建立了142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其中正寧縣中灣林場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理科實踐教育基地。
近年來學生在全國、全省大學生數學建模、電子設計、科技作品、英語演講等學科競賽中獲各類獎勵127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8項。
隴東學院科研成果
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4514篇,出版專著、教材89部,專利36項。獲各類科研項目527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8項,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成果轉化項目1項,省部級43項,獲省市各級科技獎勵141項。
作物遺傳育種為省級重點學科,應用化學為省級重點培育學科。
隴東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為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與慶陽市共建現代蘋果技術研究中心、隴東冬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慶陽市抗疏力技術應用研究中心等3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隴東學院對外合作
與蘭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院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每年選送優秀學生到蘭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學習。承擔《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與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洪堡州立大學、曼斯菲爾德大學及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等13所院校建立了校際合作交流關系,并先后派出學生到美國、白俄羅斯、烏克蘭、羅馬尼亞、波蘭等國留學。
隴東學院獲得榮譽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20次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的表彰獎勵,先后榮獲“全國部門綠化400佳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甘肅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面對慶陽大開發、大發展的新形勢,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教學型、應用型、地方性”的辦學定位,按照“面向需求,優化結構,加快建設,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做精師范教育,優化生物農學,突出能源化工特色,力爭把學校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良性互動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