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財經大學概況
山東財經大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泉城濟南,是教育部、財政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省屬重點財經類大學,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學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和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創建于1952年,是全國建校最早的財經類普通高校之一,經過全體財大人60年的艱苦奮斗與傳承創新,現在的山東財經大學建有舜耕、燕山、圣 井、明水4個教學校區,占地4818畝,校舍建筑總面積108.29萬平方米,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水平較高,擁有56個本科專業,1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 授予權,5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高等 教育發展規律,依據國家與山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以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導向,不斷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增強科學研究能力,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深入推進文化傳承創新,努力把學校建設成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國內一流、有較大國際影響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成為山東省高層次財經人才培養和經濟研究的重要基地,為地方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山東財經大學歷史沿革
山東財經大學由山東經濟學院和山東財政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山東經濟學院前身為山東財經學院,創建于1952年,由山東會計專科學校與齊魯大學的經濟系合并組 建而成,是山東省建校最早的財經類普通高校,也是全國建校最早的財經類普通高校之一,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山東經濟學院,199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山東財政學院始建于1986年,是財政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創辦的普通高 等財經院校,建校初期實行部、省共建,以部為主的領導管理體制,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后,學校領導管理體制改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領導管理體制。
2009年學校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2012年,山東財經大學合并組建,成為教育部、財政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省屬重點財經類大學。
山東財經大學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21個學院,56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13個。
學?,F有16個山東省重點學科,其中,財政學、金融學、企業管理、會計學、國際貿易學和管理科學與工程為省級特色重點學科。
擁有財政學、金融學、企業管理和會計學4個“泰山學者”崗位。
已形成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文、法、理、工、藝術和教育等八個學科門類相結合的學科結構。
山東財經大學師資力量
現有專任教師1900余人,教授、副教授900余人。教師中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4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4 人,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省部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3人,山東省高層次人才庫19人,全國優秀教師17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2人,博士生導師20人。
山東財經大學設施設備
學校擁有完善的現代化教學基礎設施和實驗設備。
現有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山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3個山東省骨干學科教學實驗中心。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 總值14455.18萬元。
圖書館藏書351.53萬冊,電子圖書262.37萬冊。
建有現代化演播中心、CATV教學系統和千兆以太校園網絡系統。
學校校園環境優美,實驗室、圖書館、體育場館、學生公寓和食堂等教學科研生活設施齊全。
山東財經大學招生就業
多年來,學校普通本科生一志愿錄取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特色優勢專業一志愿錄取率達到99%以上,文、理科錄取分數線連年位居山東省高校前列,高質量的生源為確保教育質量奠定了基礎,嚴格的教學管理,不斷深化的教學改革,為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了有利保證。
畢業生就業率高,就業去向好,相當數量的畢業生被中央機關、國家部委和著名公司錄用,大批學生考取名牌高校研究生。
山東財經大學國家級特色專業
會計學、財政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經濟學、金融學
山東省品牌、特色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財政學、工商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學、經濟學、統計學、人力資源管理、英語、財務管理、金融工程、法學
山東財經大學省級教學團隊
會計學教學團隊、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教學團隊、國際經濟與貿易雙語教學團隊、西方經濟學教學團隊、財政學教學團隊、工商管理教學團隊、政治經濟學教學團隊
山東財經大學交流與合作
學校根據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趨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取得良好成效。
學校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90余所 大學與教育機構建立了廣泛穩定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
2006年以來,學校接受外國留學生及訪學學生186人,派出訪學交流學生618人,派出赴外進修、訪學教師242人次,來校講學、訪學的外籍教師453人次。
學校不斷加強與國內高校的交流與合作,與山東大學、天津財經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每年選送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到山東大學和天津財經大學等高校進行為期半年或一年的訪問學習。
山東財經大學人才培養
以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為依托,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借鑒國內外高校財經類人才培養的經驗做法,積極探索與企事業單位聯合培養或定制培養模式,完善以學分制為主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管理制度,進一步強化教學評估和質量監控,逐步實行彈性學制。
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壓縮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傳統專業,在交叉學科領域培育新的專業增長點;在堅持人才培養基本規格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培養方案、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等方面的改革與創新。
完善以通識課、學科共同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為主干的課程體系,科學確定各類課程的課時比例,繼續實行主輔修制,擴大輔修專業和選修課程。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積極探索研究式、案例式、討論式教學,不斷增強教學效果。
提高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加強實景模擬實驗室和教學實踐基地建設,全面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增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加強基礎教學團隊、專業教學團隊、雙語教學團隊、實踐教學團隊建設,優化老中青相結合的團隊結構,繼續開展教學名師評選活動,加強教學示范和教學觀摩,造就一批教學名師和高水平教學團隊。
山東財經大學發展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依據國家與山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以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科學研究為先導,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以 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學管理為保證。
通過實施“學科立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發展戰略,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把我校建設成為以經濟與管理學科為主、經管文法理工等多學科協調發展、部分學科在國內有較高地位、少數學科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高水平財經大學,成為山東乃至 全國高層次財經人才培養和經濟研究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