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概況
在鐘靈毓秀,人文薈萃的紅土地上,在騰飛的南昌經濟開發區,在風景美麗的梅嶺腳下、贛江之濱,矗立著一所歷史悠久而又朝氣蓬勃的高等學府——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創建于1956年,前身為交通部南昌公路工程學校,1958年升格為江西交通學院,1973年更名為江西省交通學校,1984年曾籌建江西交通專科學校,2002年升格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占地面積677畝,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5609萬元,各類圖書資料50余萬冊。
設有路橋工程系、汽車工程系、機電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基礎課部、思政部和成人教育部8個教學系部,共開設道路橋梁工程技術、汽車運用技術、物流管理、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計算機網絡技術、市政工程技術、港口航道與治河工程等31個專業。
學院辦學環境優良,被列為省重點建設的高等職業院校,生均預算內財政撥款標準在省內同類院校中位居前列;省交通運輸廳近三年共投入1.2億元用于學院的建設,已初步建成生態化、數字化、現代化的新型校園。
學院不斷加強“雙師”結構和“雙師”素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已初步形成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企業一線高技能兼職教師講授的機制,外聘行業企業技術人員達166人;注重專任教師綜合職業素養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提高。
現有專任教師364人,其中交通部專業帶頭人4人、江西省高校教學名師4人、省級學科帶頭人4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22人、省級高校教學團隊3個、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28人。
學院現有校內實訓室89個,各系部都建有獨立的、教學儀器設施較為完善的實訓大樓,總建筑面積達6.4萬平方米。
同時相繼建立了以大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為主、覆蓋學院所有專業的201個校外實訓基地。
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建設發展
學院緊扣區域經濟建設,對接支柱產業發展,以專業建設為龍頭,形成了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布局合理、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的、充滿活力的專業體系。
共有道路橋梁工程技術、汽車運用技術等4個國家重點建設專業,物流管理、地下工程與隧道工程技術等6個省級特色專業,建筑技術、汽車維修技術等2個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建成《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檢修》、《汽車行駛轉向制動系統檢修》兩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建成《高速公路通信系統集成》、《道路材料》等20門省部級精品課程和一批院級精品課程。
“近年來,由學院教師編著出版的專著和高職特色教材達139部,其中與企業共同開發的教材已廣泛應用于教學中。
學院將工學結合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通過企業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先后與一汽豐田合作開辦了“T-TEP”學校,與江西貝爾科技公司合作成立了“南昌貝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洪都佳時特數控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建設了“交院佳時特數控加工基地”,與贛粵高速合作建立了“交苑土木工程試驗檢測中心”。
同時依托專業成立了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博苑工程咨詢監理所、汽車技術服務中心和駕駛培訓學校等產教實體,為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提供了真實的生產環境。
同時在教學中不斷完善教育教學管理與質量監控,形成了持續改進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
此外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學院學生先后取得全省汽車維修技能、數控操作、數學建模、全站儀測量、物流倉儲管理和計算機操作等團體和個人第一名,全國大學生CUBA男、女籃球賽江西賽區冠軍,全省首屆大學生舞蹈比賽表演一等獎等優異成績。
近三年來,學院畢業生首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且學生就業對口率、起薪水平、用人單位滿意率均位于省內同類院校前列,學院多次被評為“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辦學成績
學院面向社會,積極開展技術服務、社會培訓和對口支援。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汽車技術服務中心等實體年均產值達3000萬元;駕駛培訓學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基地、商務部國際貸代員江西培訓考試基地、就業再就業培訓基地等機構,近三年培訓鑒定32000余人次;積極開展了與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省內外院校的對口支援工作;學院與武警部隊交通指揮部合作建立了首個士官培訓基地,得到了武警總部和省領導的高度評價。
近年來,學院師生完成了我省2000多個自然村,10萬多公里農村公路的通達情況專項調查,編制了村鎮和交通建設規劃,惠及近3000萬老區百姓;擬定的江西省農用車摩托車規費征收方案,使規費每年增收數億元。
學院是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單位、交通運輸部交通職業教育示范院校、首批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院校。
2004年在教育部組織的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
2005年被人事部、交通部評為全國交通系統先進集體。先后榮獲全國交通職業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省五一勞動獎狀、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并在由江西日報、搜狐網等多家媒體組織的江西省十大滿意高職院校評比中獲得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