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業能力,具備物理電子、光電子、電磁場與微波領域內寬厚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在該領域內從事各種光電子、光通信、電磁場、射頻微波等方面的科學研究、設計制造、運營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主要學習電磁場和光電子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受到相關的信息電子實驗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熟悉微波通信系統、光電子和光通信系統的設計、研究、開發和應用。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從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數學、自然科學以及經濟和管理知識,具備基本的計算機理論和軟件應用與開發能力;
2、掌握電子科學與技術相關的基本理論與技術,具有系統的與專業相關的工程實踐學習經歷,了解本專業的前沿發展現狀和趨勢;
3、能夠熟練使用常用電子儀器儀表,初步具備設計和實施工程實驗的能力,并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4、掌握基本的創新方法,具有追求創新的態度和意識;具有綜合運用理論和技術手段設計系統和過程的能力,設計過程中能夠綜合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安全、健康、倫理等制約因素;
5、了解與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相關行業的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津、法規,能正確認識工程對于客觀世界和社會的影響;
主要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電路分析基礎、現代光學工程、信號與系統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電磁場、微波技術、光電子學、光通信技術、光電器件與系統、電波傳播與天線、微波電路及CAD技術、微波通信技術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機械工程訓練、電子工程實習、生產實習、工程設計、畢業設計等,一般要求實踐性教學環節不少于43周。主要專業實驗:電路分析基礎實驗、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數字邏輯實驗、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實驗、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實驗、光電子學實驗等、現代光電信息處理實驗、光通信技術實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