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道德文化素養高,社會責任感強,身心健康,具備電子信息工程領域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電子信息系統設計、應用開發的基本技術與方法,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專業能力、創新意識和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在電子信息工程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應用開發、產品設計、技術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該專業學生重點學習信息獲取、信號處理、信號傳輸以及電子信息系統設計、應用開發等專業知識,接受電子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有對電子信息系統進行分析、設計、開發和應用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從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關數學、自然科學以及經濟和管理知識;具備基本的計算機軟件應用能力;
2、掌握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的基礎知識和本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系統的工程實踐學習經歷,了解電子信息領域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3、能夠熟練使用常用電子儀器儀表,具備設計與實施電子信息工程實驗的能力,并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4、掌握基本的創新方法,具有追求創新的態度和意識;具備綜合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手段,設計、開發和改造電子電路及信息系統的能力;在設計過程中能夠綜合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安全、健康、倫理等制約因素;
5、了解與電子信息領域相關行業的生產、設計、研究、開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津、法規,能正確認識電子信息技術對于客觀世界和社會的影響。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信號與系統分析、數字信號處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通信原理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驗、計算機上機訓練、課程設計、綜合實訓、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主要專業實驗:電路分析基礎實驗、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數字邏輯實驗、通信電子電路實驗、信號分析與處理的程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創新系統實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