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電算化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熟悉會計基本理論及相關經濟管理知識,運用計算機進行會計操作的技能,能適應各類企事業單位要求,勝任出納、審計、稅務、材料物資核算、工資核算、成本核算、收入和利潤核算、總賬報表等會計崗位工作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會計電算化專業發展歷程
會計電算化專業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而逐漸產生的。在國外,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于1954年率先使用計算機進行單項工資數據處理,開創了利用計算機進行會計數據處理的新起點。
在國內,會計電算化專業的發展較晚,1979年在財政部的支持和直接參與下,才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開展會計電算化的試點工作,1981年,在財政部、原第一機械部和中國會計學會的支持下,在中國人民大學和第一汽車制造廠聯合召開的“財務、合計、成本應用電子計算機專題討論會”上,首次正式將電子計算機倍息技術在會計業務工作中的應用簡稱為“會計電算化”。到目前為止,會計電算化專業已經成為一門觸電子信息技術、會計學和管理學等為一體的邊緣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