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新晉祠路45號
學校: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
地址:山東省壽光市學院路166號
學校:濰坊科技學院
地址:山西省晉中市經濟開發區榆太路100號
學校: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地址:太原市晉祠路二段264號
學校: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
地址:北京東燕郊國家高新區學院大街467號
學校:華北科技學院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東路6196號
學校:山東凱文科技職業學院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東路70號
學校:河北科技大學
地址: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紅旗大道61號
學校:贛南師范學院科技學院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東路70號
學校: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瑞祥大街282號
學校:華北電力大學科技學院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樂凱南大街2596號
學校:河北農業大學現代科技學院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紅旗大街南端學院路2號
學校:石家莊科技信息職業學院
地址:江西省九江共青城市共青大道1號
學校:共青科技職業學院
地址:江西省新余市勞動北路919號
學校:贛西科技職業學院
地址:石家莊市裕華區信工路18號
學校: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地址:江蘇鎮江夢溪路2號
學校:江蘇科技大學
地址:常州科教城內
學校: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地址:張家口市宣化區皇城橋北街地院巷1號
學校:宣化科技職業學院
地址:江蘇省淮安市高教園區枚乘東路3號
學校: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富豐路7號
學校: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小營東路12號
學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地址:江蘇省無錫職教園錢藕路1號
學校: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地址:蘇州市高新區科銳路1號
學校:蘇州科技學院天平學院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芳園西路5號
學校: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專業名稱:電子信息工程(按大類招生,包含電子信息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信息對抗技術、電波傳播與天線四個專業)
修業年限及授予學位:四年、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基礎知識厚、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和具有國際視野的電子信息技術創新型人才。
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電子信息技術相關的基礎理論及系統理論知識,具備數字及模擬電路設計開發能力、計算機軟硬件應用能力、電子信息系統設計及分析能力、微波系統及天線技術等方面的綜合應用能力,成為IT技術領域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專業特色:
電子信息工程類包括四個專業方向:1、電子信息工程(教育部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四川省特色專業),該專業旨在培養電子信息工程領域高級技術人才及電子系統工程師;2、電磁場與無線技術(教育部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四川省特色專業),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的電磁場理論與工程應用能力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3、信息對抗技術(四川省特色專業),該專業要求學生在掌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相關知識的基礎上,掌握信息對抗、計算機及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初步知識;4、電波傳播與天線(國防特色緊缺專業),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的電波傳播與天線工程應用能力的高層次專業人才。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著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培養思路,實行“大類招生,學生自選專業”的模式,即按照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大類招生,學生進校以后前兩年主要學習公共基礎課和學科基礎課,打下堅實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基礎,后兩年學生根據個人愛好選擇感興趣的專業方向進行學習。
培養條件: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依托于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該院下轄:電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微波工程系、集成電路系及電子實驗中心。學院教學科研實力強大,擁有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三個國家重點學科及相應的博士點、多個碩士點,設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博士后流動站;擁有國家工科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國家級(電子類)實驗教學示范實驗中心等兩個國家級教學基地和“極高頻復雜系統”重點學科實驗室。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300余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3人、長江學者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12人;教授46人、副教授92人,博士生導師41人;青年教師均具有博士、碩士學位。
學院有電子科大-ADI-DSP技術實驗室、電子科大-Intel(英特爾)VLSI實驗室、電子科大-Intel PCA實驗室、電子科大安捷倫實驗室、電子科大-美國半導體公司聯合實驗室、電子工程實踐基地、大學生科技創新中心、單片機開放實驗室、雷達專業實驗室、信息對抗專業實驗室、天線專業實驗室等多個教學實驗室。
課程體系: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包括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專業選修課和實習實訓五大部分,主要課程有:
公共基礎課:微積分、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英語、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數學實驗、大學體育、軍事理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
學科基礎課: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路基礎、信號與系統、數字邏輯設計及應用、電磁場與波、微型計算機系統原理及接口技術、Matlab與數值分析、微波技術基礎、隨機信號分析、數字信號處理、射頻電子線路、電子技術實驗基礎、集成電路應用實驗等。
專業課:通信技術與系統、雷達原理與系統、信息論與信息編碼、數字系統EDA技術、電磁場數值方法、天線原理與設計、微波固態電路、電波傳播、電子信息對抗原理、微波網絡、電波傳播與散射、電波與天線綜合實驗等。
專業選修課:移動通信技術、數字圖像處理、頻率合成技術、計算機通信網、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電磁兼容原理與設計、DSP技術、導航與定位技術、自適應天線、電子與信息技術前沿講座等。
畢業走向: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生近60%(2011年)的學生可繼續攻讀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信息獲取與探測技術等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或出國留學進一步深造;其余學生進入航天航空、中電中船、電信郵政、能源交通、金融證券、公安國防等領域的研究所或公司,從事產品研究、技術開發、技術管理、技術支持等工作,成為本領域或相關領域的高級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