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各專業學費
招生地區 | 學費 |
影視動漫畫 | 8000 |
移動通信技術 | 5500 |
應用電子技術 | 5500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5500 |
移動通信運營與服務 | 5500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5500 |
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助學政策
學校設立獎學金8項,獎勵總金額33余萬元。獎學金最高金額5000元/年,最低金額200元/年。
1、聯大 獎學金:40人/年,1000元/人
2、韓素音獎學金:30人/年,2000元/人
3、國家 獎學金: 3人/年,4000元/人
4、泰達一等獎學金: 2人/年,5000元/人
5、泰達二等獎學金:13人/年,2000元/人
6、泰達三等獎學金:73人/年,1000元/人
7、泰達四等獎學金:205人/年,500元/人
8、泰達單項獎學金:241人/年,200元/人
9、市級 獎學金: 1人/年,1000元/人
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學校發展歷程
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是天津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授權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由天津聯合業余大學、天津開發區涉外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含天津市經濟技術培訓中心、天津開發區中等專業學校、天津廣播電視大學開發區工作站)于2002年4月合并組建的。
天津聯合業余大學創辦于1983年8月,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浙江大學、燕京大學天津校友會和南開大學校友總會響應國家“發動社會力量辦學”的號召,創辦的具有民間性、科教性和統戰性的聯合業余大學,是改革開放后國家教委首批批準的上海、廣州和天津三所民辦成人高等學校之一。
市政協原副主席、市人民圖書館原館長黃鈺生教授,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原委員、市工商聯名譽主委、著名社會活動家喬維熊,天津市原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南開大學原副校長婁凝先,曾先后擔任學校校務委員會主任,中科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申泮文,天津社會科學院原院長段鎮坤、市政府辦公廳原副主任劉瑞歧以及著名專家、教授黃倫、王大璲、林遠都曾先后擔任學校校長。
天津聯大在19年的辦學歷程中,繼承六大學“民主、團結、嚴謹、奉獻、開拓”的傳統,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也得到了海內外校友對學校精神和物質上的不斷鼓勵和支持,著名學人牛滿江、陳省身、吳大猷、陳哲人等都曾擔任學校顧問,燕京大學校友、英籍女作家韓素音捐資設立了“韓素音獎學金基金會”,這些都成為國內外罕見的辦學特色和辦學優勢,得到海內外新聞媒體的關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和《世界經濟導報》、《瞭望》、《開放》、《紐約論壇報》以及天津電臺、電視臺都進行過不同形式的報道。天津聯大也被推舉為全國民辦高等學校協會副主任單位,被評為“天津市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天津市成人教育先進單位”。
天津開發區涉外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于1993年6月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建校初期租用天津市河東職大部分校舍辦學,1997年2月遷入天津開發區第三大街新校舍,校區占地5.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建成了包括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公寓、圖書館、多功能辦公廳和多學科模擬教室等先進設施的校舍。學校堅持社會力量辦學的民辦體制,既積極依靠政府的支持,又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辦學積極性,在學校內部管理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原市政府顧問、中共天津市委秘書長、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府咨詢委員會名譽主任方放任第一屆董事長,市委常委、濱海新區管委會主任皮黔生博士都曾親自擔任學校的董事長、現為名譽董事長,市委常委、市組織部長史蓮喜也曾任學校副董事長。
董事會聘任國內知名秘書學專家、原中國管理科學院秘書學研究所副所長姜炳坤為校長。學校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區域經濟的需要,為開發區外商投資企業培養涉外專業人才。由于辦學成績突出,學校多次被市教委評為“4A校”、“天津市教育教學改革先進單位”和“天津市產教結合先進單位”。
為了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學校不斷擴大辦學領域,經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批準,于1996年11月成立了天津市經濟技術培訓中心、1997年4月成立了天津開發區中等專業學校、1997年5月成立了天津開發區廣播電視大學工作站,四塊牌子、一套班子、共享資源、合署辦學,成為開發區培養中級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
2002年,為了適應濱海新區和天津開發區外資企業對人才需求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需要,天津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的授權和天津開發區管委會申請于2004年4月正式批準將天津開發區涉外職專和中專學校以及天津聯合業余大學等學校重組,成立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
2003年3月,由天津開發區管委會無償劃撥土地1000畝,在天津開發區第十三大街建設新院區,規劃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當年10月一期工程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竣工交付使用,并完成搬遷。經不斷建設完善,學院已成為既從事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教育,也從事成人高等教育;既從事學歷教育,也開展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的、適應濱海新區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的需要的高職學院。學院成立后,原聯合業余大學做為學院的二級辦學單位,實行院長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在市內原址繼續開展動畫、計算機應用、廣告藝術等專業的教學。原涉外職專、開發區中專、電大都隨著最后一屆學生的畢業而完成歷史使命。